高一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的干预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11-14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2.1 入学适应 | 第14-19页 |
2.1.1 入学适应的概念界定与测量 | 第14-17页 |
2.1.2 入学适应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2.2 团体心理辅导 | 第19-21页 |
2.2.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 第19页 |
2.2.2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2.2.3 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评估方法 | 第20-21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1-31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1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1页 |
3.4 研究步骤 | 第21-22页 |
3.5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 第22-31页 |
3.5.1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理论依据 | 第22页 |
3.5.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 第22-31页 |
4 研究结果 | 第31-36页 |
4.1 高一新生入学适应调查结果 | 第31-34页 |
4.1.1 高一新生入学适应现状 | 第31-33页 |
4.1.2 高一新生入学适应的性别差异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4.2 高一新生入学适应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4.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前测差异的比较 | 第34页 |
4.2.2 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的差异比较 | 第34-35页 |
4.2.3 对照组前后测差异的比较 | 第35页 |
4.2.4 实验组3个月后追踪测差异的比较 | 第35-36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36-40页 |
5.1 高一新生入学适应状况 | 第36-37页 |
5.1.1 高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 | 第36页 |
5.1.2 针对高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第36-37页 |
5.2 团体心理辅导发生效果的原因分析 | 第37-38页 |
5.2.1 团体心理辅导的人际学习 | 第37页 |
5.2.2 团体心理辅导的动力学作用 | 第37-38页 |
5.2.3 团体心理辅导的行为模仿 | 第38页 |
5.2.4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的针对性 | 第38页 |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38-40页 |
6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