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并网型光伏系统的孤岛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孤岛检测方法分类 | 第11-13页 |
1.2.2 孤岛检测方法性能比较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孤岛效应与被动型检测方法的研究 | 第15-27页 |
2.1 孤岛的发生及检测标准 | 第15-19页 |
2.1.1 孤岛效应 | 第15-17页 |
2.1.2 孤岛效应的检测标准 | 第17-19页 |
2.2 检测盲区坐标描述法 | 第19-21页 |
2.2.1 由功率失配坐标系描述的检测盲区 | 第19-20页 |
2.2.2 由负载参数特性坐标系描述的检测盲区 | 第20-21页 |
2.3 被动型孤岛检测方法研究 | 第21-26页 |
2.3.1 被动型检测方法分类及概述 | 第21-22页 |
2.3.2 过/欠频、过/欠压检测法 | 第22-24页 |
2.3.3 频率变化率检测法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主动型孤岛检测方法及其性能分析 | 第27-51页 |
3.1 主动移频式检测法的研究 | 第27-38页 |
3.1.1 主动移频式检测原理 | 第27-28页 |
3.1.2 AFD法的盲区分析 | 第28-30页 |
3.1.3 AFD检测法仿真分析 | 第30-34页 |
3.1.4 Sandia频率偏移法 | 第34-38页 |
3.2 滑模频率偏移检测法 | 第38-44页 |
3.2.1 滑模频率偏移法检测原理 | 第38-39页 |
3.2.2 SMS孤岛检测的盲区分析 | 第39-40页 |
3.2.3 SMS检测法仿真分析 | 第40-44页 |
3.3 电压正反馈式孤岛检测方法 | 第44-49页 |
3.3.1 检测原理 | 第44-45页 |
3.3.2 算法流程图 | 第45-46页 |
3.3.3 仿真与分析 | 第46-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基于盲区判别的混合型孤岛检测方法 | 第51-65页 |
4.1 主被动孤岛检测方法分析 | 第51-54页 |
4.1.1 过/欠频及过/欠压检测法的盲区分析 | 第51-53页 |
4.1.2 Sandia频率偏移法的参数选择 | 第53-54页 |
4.2 主被动结合的混合型检测方法 | 第54-57页 |
4.2.1 盲区判别方法 | 第54-56页 |
4.2.2 混合型孤岛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 第56-57页 |
4.3 仿真及分析 | 第57-64页 |
4.3.1 混合型检测法模型仿真 | 第57-61页 |
4.3.2 性能分析及总结 | 第61-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一种改进相位扰动式混合型孤岛检测方法 | 第65-77页 |
5.1 光伏系统逆变并网模型 | 第65-66页 |
5.2 主被动检测方法及参数设置 | 第66-68页 |
5.2.1 滑模频率偏移法参数设置 | 第66-67页 |
5.2.2 频率变化率检测法参数设置 | 第67-68页 |
5.3 改进相位扰动式混合原理 | 第68-70页 |
5.3.1 混合型检测方法原理 | 第68-69页 |
5.3.2 混合型方法的流程图 | 第69-70页 |
5.4 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70-75页 |
5.4.1 仿真分析 | 第70-72页 |
5.4.2 性能比较分析 | 第72-7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7-78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附录 | 第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