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缩略词目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8-30页 |
1.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18-25页 |
1.1.1 机会网络的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1.2 路由策略是机会网络研究的核心问题 | 第18-21页 |
1.1.3 社会关系和社团划分是机会网络路由策略的基础 | 第21-23页 |
1.1.4 机会网络非稳态社会结构演化与社团划分研究有重要意义 | 第23-25页 |
1.2 论文的贡献 | 第25-28页 |
1.3 论文的组织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概述 | 第30-46页 |
2.1 机会网络的发展和应用 | 第30-36页 |
2.2 机会网络路由策略的研究现状 | 第36-40页 |
2.3 机会网络中社会关系和社团划分的研究现状 | 第40-42页 |
2.4 论文研究的问题 | 第42-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三章 非稳态社会关系拓扑下的机会网络分层模型 | 第46-59页 |
3.1 提出问题 | 第46-49页 |
3.2 相关定义 | 第49-51页 |
3.2.1 虚拟机会网络层 | 第49-51页 |
3.2.2 虚拟路径 | 第51页 |
3.3 分层模型构建算法 | 第51-54页 |
3.3.1 特定场景下建立分层映射模型 | 第51-52页 |
3.3.2 非特定场景建立分层映射模型 | 第52-54页 |
3.4 虚拟层上的拓扑模型 | 第54-55页 |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5-58页 |
3.5.1 时间复杂度分析 | 第55-56页 |
3.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机会网络社会关系拓扑演化模型 | 第59-75页 |
4.1 提出问题 | 第59-60页 |
4.2 相关定义 | 第60-62页 |
4.3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网络拓扑演化预测方法 | 第62-69页 |
4.3.1 时间片内建立相遇拓扑 | 第62-63页 |
4.3.2 相遇拓扑向社会关系拓扑映射 | 第63-65页 |
4.3.3 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社会关系拓扑预测 | 第65-69页 |
4.4 社会关系拓扑预测算法分析 | 第69-71页 |
4.4.1 拓扑预测正确率分析 | 第69-70页 |
4.4.2 拓扑预测模型效率分析 | 第70-71页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7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基于社交亲密度的K派系过滤算法 | 第75-93页 |
5.1 提出问题 | 第75-76页 |
5.2 相关定义 | 第76-78页 |
5.3 K-CLIQUE社团划分算法及其存在问题 | 第78-85页 |
5.3.1 社团划分相关概念 | 第80-82页 |
5.3.2 概率社会关系 | 第82页 |
5.3.3 概率社会关系的构建 | 第82-84页 |
5.3.4 K-CLIQUE算法局限性 | 第84-85页 |
5.4 基于社交亲密度的K派系过滤算法 | 第85-88页 |
5.4.1 社交亲密度 | 第86页 |
5.4.2 基于社交亲密度的K派系过滤算法 | 第86-88页 |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8-9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93-96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93-95页 |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7页 |
致谢 | 第107-108页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和获奖情况 | 第108-10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软件登记及出版著作 | 第10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0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