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航运业僵尸企业的界定及破产重整案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 本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2.1 僵尸企业的概念及界定方法 | 第15-16页 |
2.1.1 僵尸企业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僵尸企业的界定方法 | 第15-16页 |
2.2 僵尸企业的退出路径 | 第16-17页 |
2.2.1 退出路径的选择 | 第16-17页 |
2.2.2 破产重整退出路径 | 第17页 |
2.3 文献述评 | 第17-19页 |
第3章 航运业僵尸企业的界定 | 第19-31页 |
3.1 僵尸企业界定方法及应用 | 第19-24页 |
3.1.1 国务院标准 | 第19-20页 |
3.1.2 实际利润法 | 第20-21页 |
3.1.3 FN-CHK标准 | 第21-23页 |
3.1.4 人大国发院标准 | 第23页 |
3.1.5 过度借贷法 | 第23-24页 |
3.1.6 界定方法汇总 | 第24页 |
3.2 航运业僵尸企业界定结果及评价 | 第24-29页 |
3.2.1 航运业僵尸企业界定结果 | 第24-25页 |
3.2.2 对界定结果的评价 | 第25-29页 |
3.3 航运业僵尸企业界定结论 | 第29-31页 |
第4章 长航凤凰僵化程度及退出路径选择 | 第31-52页 |
4.1 长航凤凰简介及僵化程度分析 | 第31-33页 |
4.1.1 长航凤凰简介 | 第31-32页 |
4.1.2 僵化程度分析 | 第32-33页 |
4.2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 第33-36页 |
4.2.1 国家政策环境 | 第33-34页 |
4.2.2 行业经济环境 | 第34-36页 |
4.3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 第36-46页 |
4.3.1 企业资源分析 | 第36-38页 |
4.3.2 企业财务能力分析 | 第38-46页 |
4.4 破产重整退出路径的选择 | 第46-52页 |
4.4.1 破产退出路径 | 第46-48页 |
4.4.2 路径选择的依据 | 第48-50页 |
4.4.3 破产重整退出路径 | 第50-52页 |
第5章 长航凤凰破产重整及其启示 | 第52-60页 |
5.1 破产重整计划 | 第52-53页 |
5.1.1 出资人权益调整 | 第52页 |
5.1.2 债权清偿 | 第52页 |
5.1.3 持续经营 | 第52-53页 |
5.2 破产重整结果 | 第53-57页 |
5.2.1 资源配置有所优化 | 第53-55页 |
5.2.2 市场表现不稳定 | 第55-56页 |
5.2.3 经营业绩无明显改善 | 第56-57页 |
5.3 启示 | 第57-60页 |
5.3.1 债转股仅在短期内效果显著 | 第57-58页 |
5.3.2 资产处置不应包含核心资产 | 第58页 |
5.3.3 持续裁员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 第58-60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60-6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0-61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61-62页 |
6.3 研究的局限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