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基于延胡索药材品质的全国适宜性区划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前言第9-12页
第一部分 延胡索质量评价第12-31页
    一、延胡索中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测定第12-21页
        (一) 实验材料第12-13页
            1. 实验药材与试剂第12-13页
            2. 仪器第13页
        (二)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13-20页
            1. 色谱条件第13-14页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14页
            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14页
            4. 方法学考察第14-19页
                4.1 制备标准曲线第14-16页
                4.2 精密度试验第16-17页
                4.3 重复性试验第17页
                4.4 稳定性试验第17-18页
                4.5 加样回收试验第18-19页
            5. 样品分析第19-20页
        (三) 分析与讨论第20-21页
        (四) 小结第21页
    二、延胡索生物碱指纹图谱及其模式识别研究第21-31页
        (一) 实验材料第21-23页
            1. 实验药材与试剂第21-22页
            2. 仪器第22-23页
        (二)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23-30页
            1. 色谱条件第23-24页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24页
            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第24页
            4. 方法学考察第24-26页
                4.1 精密度试验第24-25页
                4.2 重复性试验第25页
                4.3 稳定性试验第25-26页
            5. 指纹图谱的建立及评价第26-28页
                5.1 指纹图谱的测定第26-27页
                5.2 共有峰的标定第27-28页
            6. 化学模式识别第28-30页
                6.1 聚类分析第28-29页
                6.2 主成成分分析第29-30页
        (三) 分析与讨论第30页
        (四) 小结第30-31页
第二部分 延胡索生态适宜性分析第31-37页
    一、实验材料与气候条件收集第31-33页
        (一) 实验药材第31-32页
        (二) 气候数据收集第32-33页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第33-36页
        (一) 回归分析第33-34页
        (二) 延胡索甲素、延胡索乙素地域分布估计第34-35页
        (三) 延胡索全国适宜性区划第35-36页
    三、分析与讨论第36页
    四、小结第36-37页
全文总结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致谢第43-44页
文献综述 中药材延胡索现代化研究进展第44-50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O2O模式的餐饮业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吉林省生物制造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