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引言 | 第14-1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7-30页 |
第一节 共同养育的定义、影响因素和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共同养育的定义 | 第17-19页 |
二、共同养育的影响因素 | 第19页 |
三、共同养育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第二节 共同养育与亲职压力 | 第21-22页 |
一、亲职压力 | 第21页 |
二、共同养育与亲职压力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共同养育、亲职压力与儿童发展 | 第22-25页 |
一、儿童发展 | 第22-23页 |
二、亲职压力与儿童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23页 |
三、共同养育与儿童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23-25页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25-30页 |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第二章 特殊儿童家庭共同养育的量化研究 | 第30-50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30-33页 |
一、量化研究目的 | 第30页 |
二、研究工具及有效性分析 | 第30-33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33-48页 |
一、样本描述 | 第33-35页 |
二、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 | 第35-36页 |
三、共同养育现状、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 第36-45页 |
四、亲职压力 | 第45页 |
五、儿童发展 | 第45-46页 |
六、共同养育质量对母亲亲职压力和儿童发展的影响 | 第46-48页 |
第三节 量化研究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特殊儿童家庭共同养育的质性研究 | 第50-88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50-53页 |
一、质性研究目的 | 第50页 |
二、研究样本 | 第50-51页 |
三、研究过程 | 第51-52页 |
四、研究信效度的保证 | 第52-53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53-88页 |
一、共同养育分工现状 | 第59-61页 |
二、父亲参与共同养育的影响因素 | 第61-63页 |
三、祖辈参与共同养育的影响因素 | 第63-67页 |
四、共同养育的动态过程:冲突、沟通与支持 | 第67-76页 |
五、共同养育对母亲亲职感受的影响 | 第76-81页 |
六、共同养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 第81-88页 |
第四章 总讨论 | 第88-106页 |
第一节 特殊儿童家庭中母亲、父亲与祖辈的共同养育角色 | 第88-93页 |
一、母亲在共同养育中的角色:主导者和学习者 | 第88-89页 |
二、父亲在共同养育中的角色:重要但缺失的亲职角色 | 第89-91页 |
三、祖辈在共同养育中的角色:带来支持和矛盾的辅助者 | 第91-93页 |
第二节 特殊儿童家庭的共同养育质量 | 第93-95页 |
第三节 共同养育对母亲和儿童的影响:风险与保护并存 | 第95-100页 |
一、共同养育对母亲的影响 | 第95-96页 |
二、共同养育对儿童的影响 | 第96-98页 |
三、共同养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方式 | 第98-99页 |
四、从系统观的角度解读共同养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 第99-100页 |
第四节 特殊和普通儿童家庭共同养育的比较:统一中的差异 | 第100-103页 |
第五节 研究的意义、不足与展望 | 第103-106页 |
一、研究的应用意义 | 第103-104页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20页 |
附录一: 儿童养育和康复现状调查问卷 | 第120-125页 |
附录二: 受访者招募广告 | 第125-126页 |
附录三: 特殊儿童养育者访谈提纲 | 第126-127页 |
附录四: 普通儿童养育者访谈提纲 | 第127-128页 |
附录五: 受访者具体信息(特殊儿童养育者) | 第128-130页 |
附录六: 受访者具体信息(普通儿童养育者) | 第130-131页 |
附录七: 知情同意书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