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石油工程中的流固耦合问题 | 第12-13页 |
1.3 致密油开发过程中的流固耦合问题 | 第13-15页 |
1.4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5-19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1.8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2章 流固耦合作用机理研究 | 第25-45页 |
2.1 有效应力原理 | 第25-27页 |
2.2 渗流场-应力场耦合作用过程 | 第27-28页 |
2.3 流固耦合作用变形机理 | 第28-41页 |
2.3.1 基岩变形作用机理 | 第28-32页 |
2.3.2 裂缝变形作用机理 | 第32-41页 |
2.4 开发过程中储层介质的动态变化 | 第41-44页 |
2.4.1 压裂过程中人工裂缝生成与扩展 | 第41-42页 |
2.4.2 注入过程中天然裂缝开启与延伸 | 第42页 |
2.4.3 采出过程中多重介质变形作用机理 | 第42-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物性参数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 第45-61页 |
3.1 实验原理 | 第45页 |
3.2 实验设备 | 第45-46页 |
3.3 实验岩心准备 | 第46-47页 |
3.4 实验步骤 | 第47页 |
3.5 评价标准 | 第47-48页 |
3.6 实验结果 | 第48-58页 |
3.7 实验分析 | 第58-59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拟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第61-94页 |
4.1 拟耦合数学模型 | 第61-66页 |
4.1.1 致密油多重介质渗流数学模型 | 第61-63页 |
4.1.2 多重介质间流动模型 | 第63页 |
4.1.3 物性参数动态变化模型 | 第63-65页 |
4.1.4 辅助方程 | 第65-66页 |
4.2 数学模型的有限体积离散 | 第66-75页 |
4.2.1 微分方程 | 第66-68页 |
4.2.2 离散方程 | 第68-75页 |
4.3 模型及软件验证 | 第75-77页 |
4.3.1 解析解推导 | 第75-76页 |
4.3.2 数值解验证 | 第76-77页 |
4.4 拟耦合实例模拟 | 第77-92页 |
4.4.1 实例描述 | 第77-82页 |
4.4.2 数值模拟 | 第82-9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第5章 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 第94-128页 |
5.1 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 第94-101页 |
5.1.1 流固耦合渗流模型 | 第94-95页 |
5.1.2 储层变形数学模型 | 第95-100页 |
5.1.3 物性参数动态模型 | 第100-101页 |
5.2 流固耦合数学模型离散求解 | 第101-108页 |
5.2.1 渗流模型的有限差分求解 | 第101-106页 |
5.2.2 时间、空间取值与井指数变化 | 第106-108页 |
5.3 流固耦合应力场模型有限元求解技术 | 第108-119页 |
5.3.1 空间离散化 | 第108-109页 |
5.3.2 位移模式 | 第109页 |
5.3.3 形函数对整体坐标的导数 | 第109-111页 |
5.3.4 单元位移、应变及应力与结点位移间的关系 | 第111-112页 |
5.3.5 单元力学平衡方程 | 第112-113页 |
5.3.6 单元等效结点力 | 第113-118页 |
5.3.7 总体平衡方程的形成与求解 | 第118-119页 |
5.4 流固耦合模型求解步骤 | 第119-122页 |
5.5 流固耦合算例模拟 | 第122-127页 |
5.5.1 算例描述 | 第122-124页 |
5.5.2 数值模拟 | 第124-12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附录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