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生物科学与农林科学仪器论文

数字化荧光液滴分选系统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 数字化荧光液滴分选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荧光液滴分选系统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数字微流控片上系统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本文主要内容第16-18页
2 数字微流控机制及荧光检测原理第18-25页
    2.1 数字微流控原理第18-22页
        2.1.1 介电润湿效应第18-19页
        2.1.2 Young-Lippmann方程第19-20页
        2.1.3 液滴操控机理第20-22页
    2.2 荧光检测原理第22-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数字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制备与测试第25-39页
    3.1 数字微流控分选芯片设计第25-29页
        3.1.1 数字微流控芯片整体结构第25页
        3.1.2 电极阵列的设计第25-26页
        3.1.3 数字微流控芯片材料选择第26-29页
    3.2 数字微流控分选芯片制备第29-37页
        3.2.1 备片第29-30页
        3.2.2 驱动电极加工第30-35页
        3.2.3 介电层镀膜第35-36页
        3.2.4 疏水层镀膜第36页
        3.2.5 上下基板连接及封装第36-37页
    3.3 介电润湿效应测试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液滴分选系统硬件设计第39-63页
    4.1 液滴分选系统总体设计第39页
    4.2 荧光检测模块设计第39-44页
        4.2.1 荧光检测系统搭建第39-41页
        4.2.2 光电器件的选型第41-44页
    4.3 信号调制模块设计第44-54页
        4.3.1 前置放大电路第44-48页
        4.3.2 除偏置电路第48-50页
        4.3.3 滤波电路第50-53页
        4.3.4 调制模块整体噪声性能测试第53-54页
    4.4 电极驱动模块设计第54-56页
        4.4.1 电极开关设计第54-55页
        4.4.2 电极开关测试第55-56页
    4.5 控制模块设计第56-60页
        4.5.1 控制模块硬件结构总体设计第56-57页
        4.5.2 器件选型第57页
        4.5.3 电路设计第57-60页
    4.6 PCB设计与焊接第60-62页
    4.7 本章小结第62-63页
5 液滴分选系统软件设计第63-73页
    5.1 引言第63页
    5.2 软件开发环境第63-64页
    5.3 主控软件开发第64-70页
        5.3.1 基于μC/OS-Ⅲ的开发简介第64-65页
        5.3.2 μC/OS-Ⅲ实时系统移植第65-66页
        5.3.3 任务划分与优先级分配第66-67页
        5.3.4 任务间通信设计第67-68页
        5.3.5 各任务程序设计第68-70页
        5.3.6 主控软件程序测试第70页
    5.4 驱动信号源生成软件开发第70-72页
        5.4.1 信号源生成软件流程设计第70-71页
        5.4.2 信号源生成软件测试第71-72页
    5.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6 数字微流控液滴分选系统实验与分析第73-87页
    6.1 实验平台搭建第73-74页
    6.2 液滴驱动效果研究第74-80页
        6.2.1 驱动电压研究第74-77页
        6.2.2 最佳驱动速度研究第77-79页
        6.2.3 液滴浓度对驱动效果的影响第79-80页
    6.3 液滴光电关系及分选荧光阈值的确定第80-83页
        6.3.1 非荧光液滴光电关系第80-81页
        6.3.2 荧光液滴光电关系第81-82页
        6.3.3 荧光阈值的确定第82-83页
    6.4 液滴分选实验第83-86页
        6.4.1 荧光液滴与非荧光水液滴的分选第83-84页
        6.4.2 荧光液滴与非荧光微球液滴的分选第84-86页
    6.5 本章小结第86-87页
7 总结与展望第87-89页
    7.1 课题总结第87-88页
    7.2 展望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附录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硅微陀螺机电结合带通Sigma-delta闭环检测方法研究
下一篇:主动配电网源—储容量优化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