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债权二重让与中的债权让与通知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债权二重让与概述 | 第11-15页 |
(一) 债权让与 | 第11-15页 |
1. 债的本质 | 第12-13页 |
2. 债权让与的概念 | 第13-14页 |
3. 债权让与合同的构成要件 | 第14-15页 |
(二) 债权二重让与的界定 | 第15页 |
二、债权让与通知的性质 | 第15-18页 |
(一) 准法律行为说与事实行为说 | 第16-17页 |
(二) 单方法律行为说 | 第17-18页 |
三、债权让与通知的作出 | 第18-20页 |
(一) 债权让与通知的主体 | 第18-19页 |
(二) 债权让与通知的形式 | 第19-20页 |
四、债权让与通知对债权二重让与影响的比较法考察 | 第20-24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的规定 | 第20-22页 |
1. 以德国、我国台湾"民法"为代表的法律规范 | 第20-21页 |
2. 以法国、日本民法为代表的法律规范 | 第21-22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的规定 | 第22-23页 |
1. 英国的相关规定 | 第22-23页 |
2. 美国的相关规定 | 第23页 |
(三) 比较法上的考察与结论 | 第23-24页 |
五、"债权让与通知说"的适用 | 第24-30页 |
(一) 通说存在的矛盾 | 第25-26页 |
(二) "债权让与通知说"的优势 | 第26-27页 |
(三) "债权让与通知说"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四) 实务中的风险承担与利益分配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