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三) 研究评述 | 第19-20页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0-24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1-22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22页 |
(五)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24-29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一) 独生子女家庭 | 第24页 |
(二) 失独家庭 | 第24-25页 |
(三) 养老保障 | 第25-26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6-27页 |
(二)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上海市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现状——以普陀区C镇为例 | 第29-51页 |
一、失独家庭的特点和诉求 | 第29-33页 |
(一) 失独家庭的特点 | 第29-31页 |
(二) 失独家庭的诉求 | 第31-33页 |
二、上海市普陀区C镇失独家庭的现状 | 第33-42页 |
(一) C镇失独家庭基本结构特征 | 第33-37页 |
(二) C镇失独家庭的生活现状 | 第37-42页 |
三、上海市普陀区C镇失独家庭养老需求 | 第42-51页 |
(一) C镇失独家庭的生活需求 | 第42-46页 |
(二) C镇失独家庭的精神需求 | 第46-51页 |
第四章 上海市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和存在原因 | 第51-62页 |
一、失独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 第51-59页 |
(一) 法律政策:对“失独家庭”的相关规定模糊笼统 | 第51-52页 |
(二) 经济扶助:扶助标准偏低、财政投入欠缺 | 第52-55页 |
(三) 养老保障:专项保障政策不完善 | 第55-58页 |
(四) 精神慰藉:形式感强、浮于表面 | 第58-59页 |
二、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59-62页 |
(一) 政府对失独家庭的扶助力度有限 | 第59-60页 |
(二) 养老保障政策缺乏针对性 | 第60页 |
(三) 失独家庭心理问题缺乏疏导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对策建议 | 第62-72页 |
一、为失独家庭提供法律保障 | 第62-64页 |
(一) 完善现行人口计生相关法律法规 | 第62-63页 |
(二) 制定社会养老相关法律法规 | 第63-64页 |
二、为失独家庭养老提供经济保障 | 第64-67页 |
(一) 建立失独家庭养老专项保障基金 | 第64-65页 |
(二) 推广“以房养老”保障养老资金 | 第65-67页 |
三、为失独家庭养老提供生活保障 | 第67-70页 |
(一) 提供多元化的生活服务措施 | 第67-68页 |
(二) 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措施 | 第68-70页 |
四、为失独家庭提供精神慰藉 | 第70-72页 |
(一) 提供专业心理疏导 | 第70-71页 |
(二) 强化志愿者服务工作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附录 | 第78-83页 |
一、C镇失独家庭养老扶助调查问卷 | 第78-82页 |
二、C镇失独家庭访谈提纲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