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5页 |
1.1. 我国污泥处理问题现状 | 第12-13页 |
1.2. 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2.1. 末端(后)处理 | 第13-14页 |
1.2.2. 原位(过程)减量 | 第14-19页 |
1.3. 污水处理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3.1. 16S rDNA克隆 | 第20页 |
1.3.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 | 第20-21页 |
1.3.3. 荧光原位杂交染色(FISH) | 第21页 |
1.3.4. 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 | 第21-22页 |
1.4. 污泥减量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22页 |
1.5.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22-23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2 模拟生活污水实验 | 第25-37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9页 |
2.1.1. 实验装置 | 第25-26页 |
2.1.2. 配制进水 | 第26页 |
2.1.3. 制取二氧化氯(ClO_2) | 第26-27页 |
2.1.4. 试验过程 | 第27-28页 |
2.1.5. 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28-29页 |
2.1.6. 计算方法 | 第29页 |
2.2. 结果分析 | 第29-35页 |
2.2.1. 预实验确定运行模式 | 第29页 |
2.2.2. 直接投加ClO_2对SBR系统效能的影响 | 第29-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3 实际生活污水实验 | 第37-4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3.1.1. 实验装置 | 第37页 |
3.1.2. 进水及二氧化氯的配制 | 第37页 |
3.1.3. 试验过程 | 第37-38页 |
3.1.4. 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38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38-43页 |
3.2.1. 不同ClO_2的投加剂量下的系统污泥减量效果 | 第38-39页 |
3.2.2. 不同ClO_2的投加剂量下的系统出水水质 | 第39-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第44-5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4.1.1. 光学显微镜镜检 | 第44页 |
4.1.2. 扫描电镜(SEM) | 第44-45页 |
4.1.3. DNA的提取及PCR扩增 | 第45-46页 |
4.1.4. 高通量基因技术 | 第46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46-57页 |
4.2.1. 光学显微镜观察与扫描电镜结果讨论 | 第46-49页 |
4.2.2. 高通最基因技术结果讨论 | 第49-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