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值的四川某工业园区可持续性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前言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针对工业生产系统评价方法综述 | 第11-13页 |
1.4 能值理论 | 第13-15页 |
1.4.1 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1.4.2 能值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14-15页 |
1.5 工业系统能值评价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5.1 能值分析在工业系统的运用 | 第15-16页 |
1.5.2 能值分析在工业园区中的运用 | 第16页 |
1.5.3 能值量化工业系统污染排放影响研究 | 第16-17页 |
1.6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7-19页 |
1.6.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2 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 | 第19-23页 |
2.1. 能值理论与能值分析方法的产生 | 第19-23页 |
2.1.1 能值理论与其分析方法的起源 | 第19页 |
2.1.2 能值与能量 | 第19页 |
2.1.3 单位能值 | 第19-20页 |
2.1.4 能值计算 | 第20-21页 |
2.1.5 能值分析基本步骤 | 第21-23页 |
3 基于能值的工业园区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 | 第23-35页 |
3.1 工业园区特点分析 | 第23页 |
3.2 绘制能量系统图 | 第23-30页 |
3.3 能值量化污染物排放影响 | 第30-32页 |
3.3.1 去除污染物排放危害所需要的生态服务 | 第31页 |
3.3.2 污染物排放引起的生态和经济损失 | 第31-32页 |
3.3.3 土地资源占有带来的损失 | 第32页 |
3.4 能值指标的建立 | 第32-35页 |
3.4.1 针对整体工业园区的能值指标 | 第32-34页 |
3.4.2 评价子系统对整体系统影响的指标 | 第34-35页 |
3.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5页 |
4 案例研究--四川某工业园区能值分析 | 第35-53页 |
4.1 园区基本情况 | 第35-36页 |
4.2 研究边界的确定 | 第36页 |
4.3 数据收集 | 第36-37页 |
4.4 建立能值分析表 | 第37-52页 |
4.4.1 子系统能值分析表 | 第37-46页 |
4.4.2 四川某工业园区整体能值分析表 | 第46-52页 |
4.5 四川某工业园区污染物排放带来的影响 | 第52-53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53-59页 |
5.1. 对于整体工业园区能值流分析 | 第53页 |
5.2. 子系统能值流分析 | 第53-55页 |
5.3. 污染物排放影响分析 | 第55页 |
5.4. 工业园区能值指标分析 | 第55-59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9-62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6.2 相关对策与建议 | 第60-61页 |
6.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61页 |
6.4 论文需进一步完善之处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