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评述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6页 |
·论文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2章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3E”理论 | 第1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9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系统论 | 第20-22页 |
·相关概念 | 第22-25页 |
·环保专项资金 | 第22页 |
·绩效审计 | 第22-23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 | 第23-25页 |
第3章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 | 第25-31页 |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成绩 | 第25-27页 |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得到重视 | 第25-26页 |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式多样化 | 第26页 |
·环境效益类指标日趋完善 | 第26-27页 |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评价指标体系未以“3E”为核心 | 第27页 |
·指标设置缺乏系统性及协调性 | 第27-28页 |
·与指标体系配套的审计标准不足 | 第28页 |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缺陷的成因分析 | 第28-31页 |
·评价指标的制定缺乏法律的保障 | 第29页 |
·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 | 第29-30页 |
·缺乏成本效益意识 | 第30-31页 |
第4章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1-42页 |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1-32页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 第31页 |
·代表性原则 | 第31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1页 |
·动态原则 | 第31-32页 |
·环保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 第32-34页 |
·经济性评价标准 | 第32页 |
·效率性评价标准 | 第32-33页 |
·效果性评价标准 | 第33-34页 |
·环保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4-42页 |
·经济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5-37页 |
·效率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7-39页 |
·效果性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9-42页 |
第5章 M湖综合治理工程绩效审计分析 | 第42-48页 |
·基本情况介绍 | 第42-43页 |
·评价依据 | 第43页 |
·运用绩效审计指标体系进行评价 | 第43-46页 |
·经济性评价指标 | 第44-45页 |
·效率性评价指标 | 第45-46页 |
·效果性评价指标 | 第46页 |
·评价结论 | 第46-48页 |
·经济性评价结论 | 第46-47页 |
·效率性评价结论 | 第47页 |
·效果性评价结论 | 第47-48页 |
第6章 结论与思考 | 第48-51页 |
·结论 | 第48-50页 |
·思考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