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基础科学论文--水产生物学论文--水产动物学论文

栉江珧的群体遗传结构及厚唇光唇鱼微卫星位点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第1章 引言第13-25页
   ·栉江珧的生物学特征及研究概况第13-15页
     ·栉江珧的生物学特征第13-14页
     ·栉江珧的研究概况第14-15页
   ·厚唇光唇鱼的生物学特征及研究概况第15-16页
     ·厚唇光唇鱼的生物学特征第15页
     ·厚唇光唇鱼的研究概况第15-16页
   ·几种分子技术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第16-25页
     ·AFLP 技术第16-19页
     ·核糖体分析技术第19-21页
     ·微卫星技术第21-25页
第2章 栉江珧群体遗传结构及厚唇光唇鱼微卫星位点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案第25-30页
   ·栉江珧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案第25-2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5页
     ·研究方案第25-28页
   ·厚唇光唇鱼微卫星位点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案第28-30页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28页
     ·研究方案第28-30页
第3章 栉江珧群体的 AFLP 分析第30-48页
   ·材料与方法第30-35页
     ·实验材料第30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30-32页
     ·实验方法第32-35页
   ·结果与分析第35-43页
     ·栉江珧基因组 DNA 提取与酶切结果第35-36页
     ·栉江珧 AFLP 的扩增结果第36-41页
     ·栉江珧群体遗传多样性第41页
     ·栉江珧群体的遗传分化第41-43页
     ·栉江珧 5 个群体的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遗传分化系数的相关性分析第43页
   ·讨论第43-48页
     ·栉江珧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3-45页
     ·栉江珧群体遗传分化分析第45-48页
第4章 栉江珧群体核糖体基因 28S RDNA 基因序列的研究第48-64页
   ·材料与方法第48-50页
     ·实验材料第48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48-49页
     ·实验方法第49-50页
   ·结果第50-59页
     ·核糖体基因 28S RDNA 扩增产物及测序第50页
     ·序列特征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第50-53页
     ·栉江珧群体间的遗传变异第53-59页
     ·分子中性进化检测第59页
   ·讨论第59-64页
     ·栉江珧核糖体基因 28S RDNA 序列特征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第59-61页
     ·栉江珧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分析第61-62页
     ·分子中性进化分析第62-64页
第5章 厚唇光唇鱼微卫星分子标记的筛选第64-82页
   ·材料与方法第64-71页
     ·实验材料第64页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64-66页
     ·实验方法第66-71页
   ·实验结果第71-81页
     ·基因组 DNA 的提取及酶切结果第71-72页
     ·磁珠富集的目的片段 PCR 扩增结果第72-73页
     ·阳性克隆检测结果第73页
     ·测序结果及引物设计第73-77页
     ·微卫星多态性检测结果第77-81页
   ·讨论第81-8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82-85页
   ·栉江珧的遗传结构研究结论与展望第82-84页
   ·厚唇光唇鱼微卫星位点的开发研究结论与展望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附录第92-103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GFBP7在鲍幼虫附着变态和成体免疫过程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栉江珧微卫星分子标记的发育及其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