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排斥、自尊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页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四、研究假设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一、社会排斥 | 第12-18页 |
(一)社会排斥的定义 | 第12-13页 |
(二)社会排斥的分类 | 第13页 |
(三)社会排斥的测量 | 第13-17页 |
(四)社会排斥的影响 | 第17-18页 |
(五)社会排斥的发展趋势 | 第18页 |
二、自尊 | 第18-21页 |
(一)自尊的定义 | 第18-19页 |
(二)自尊的分类 | 第19-20页 |
(三)自尊的测量 | 第20-21页 |
三、社交焦虑 | 第21-22页 |
(一)社交焦虑的定义 | 第21页 |
(二)社交焦虑的测量 | 第21-22页 |
(三)外显自尊、社会排斥与社交焦虑 | 第22页 |
四、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问卷测量的研究设计与结果解释 | 第23-45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3页 |
二、研究假设 | 第23页 |
三、研究工具 | 第23-24页 |
(一)社会排斥问卷 | 第23页 |
(二)自尊量表 | 第23-24页 |
(三)交往焦虑量表 | 第24页 |
四、研究对象 | 第24页 |
五、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六、数据分析 | 第25-32页 |
(一)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 | 第25-28页 |
(二)自尊量表 | 第28-30页 |
(三)交往焦虑量表 | 第30-32页 |
七、变量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 第32-36页 |
(一)社会排斥的人口学变量方差分析 | 第32-34页 |
(二)自尊的人口学变量方差分析 | 第34-35页 |
(三)社交焦虑的人口学变量方差分析 | 第35-36页 |
八、社会排斥、社交焦虑、自尊的关系模型 | 第36-40页 |
九、分析与讨论 | 第40-45页 |
(一)问卷的结构分析 | 第40-42页 |
(二)人口学变量的分析 | 第42-43页 |
(三)社会排斥、自尊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 第43-45页 |
第四章 实验的研究设计与结果解释 | 第45-52页 |
一、相互认识范式的验证 | 第45-4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45页 |
(二)研究假设 | 第4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45-47页 |
二、社会排斥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 第47-5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47页 |
(二)研究假设 | 第4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47-50页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1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2实验部分补充问卷 | 第59-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