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10-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马病毒性动脉炎 | 第12-16页 |
·EVA概述 | 第12-13页 |
·EAV病原学特征 | 第13页 |
·EAV基因组结构特征 | 第13-14页 |
·EAV的复制特征 | 第14-15页 |
·EAV nsp4 | 第15-16页 |
·天然免疫 | 第16-20页 |
·模式识别受体(PRRs) | 第16-18页 |
·抗病毒天然免疫 | 第18-20页 |
·EAV与天然免疫 | 第20-21页 |
第2章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2-35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6页 |
·细胞、毒株与菌株 | 第22页 |
·载体与质粒 | 第22-23页 |
·工具酶及主要试剂 | 第23页 |
·Western Blot实验所需材料 | 第23-24页 |
·培养基及其配制 | 第24页 |
·主要缓冲液与相关试剂及其配制 | 第24-26页 |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6页 |
·分子生物学分析软件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5页 |
·EAV nsp4酶活性位点突变体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26-28页 |
·细胞样品总RNA的提取、反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28-29页 |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 | 第29页 |
·PCR产物或酶切产物的电泳检测 | 第29-30页 |
·PCR产物或酶切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 第30页 |
·外源DNA片段与质粒载体的连接反应 | 第30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氯化钙法) | 第30页 |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30-31页 |
·重组质粒的制备与鉴定 | 第31页 |
·质粒的转染(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法) | 第31-32页 |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 | 第32页 |
·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 | 第32-34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34-35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EAV nsp4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35页 |
·EAV nsp4抑制SeV诱导的IFN-β 产生 | 第35-36页 |
·EAV nsp4抑制SeV诱导的IFN-β 启动子活性 | 第35-36页 |
·EAV nsp4抑制SeV诱导的IFN-β mRNA表达 | 第36页 |
·超表达EAV nsp4对ISGs产生的影响 | 第36-38页 |
·探究EAV nsp4抑制IFN-β 产生的分子机制 | 第38-39页 |
·超表达EAV nsp4对NF-κB和IRF3启动子的影响 | 第38页 |
·超表达EAV nsp4对p65和IRF3磷酸化的影响 | 第38-39页 |
·EAV nsp4对IFN-β 的抑制依赖其 3C样丝氨酸蛋白酶活性 | 第39-40页 |
·探究EAV nsp4抑制IFN-β 产生的作用靶标 | 第40-41页 |
·EAV nsp4扰乱RIG-I/MDA5信号通路 | 第40-41页 |
·EAV nsp4的作用靶标是NEMO | 第41页 |
·探究EAV nsp4对NEMO的切割是否依赖其 3C样蛋白酶活性 | 第41-43页 |
第5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3-46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EAV nsp4可以抑制I型干扰素的产生 | 第43-44页 |
·EAV nsp4扰乱RIG-I/MDA5信号通路 | 第44页 |
·EAV nsp4可以切割NEMO | 第44页 |
·EAV nsp4切割NEMO至少有4个位点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