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0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12-23页 | 
|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概述 | 第12-16页 | 
|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范畴 | 第12-13页 | 
|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 第13-14页 | 
|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与趋势 | 第14-16页 | 
| ·数字交互设计概述 | 第16-18页 | 
| ·数字交互设计的概念 | 第16页 | 
| ·数字交互设计的优越性 | 第16-17页 | 
| ·数字交互设计的相关技术 | 第17-18页 | 
| ·学习理论分析 | 第18-20页 | 
| ·行为主义 | 第18-19页 | 
| ·认知主义 | 第19页 | 
| ·建构主义 | 第19-20页 | 
| ·数字交互设计与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融合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数字交互设计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 第23-38页 | 
|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 | 第23-32页 | 
| ·问卷调查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思路 | 第23页 | 
| ·目标群体 | 第23-24页 | 
| ·问卷调查内容概述 | 第24-25页 | 
| ·问卷调查的目的 | 第25页 | 
|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步骤 | 第25页 | 
| ·问卷调查的局限性 | 第25页 | 
| ·问卷调查结果 | 第25-32页 | 
| ·我国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特点 | 第32-34页 | 
| ·传统教育模式占主导 | 第33页 | 
| ·计算机辅助教学形式单一 | 第33-34页 | 
| ·数字交互技术没有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得到有效利用 | 第34页 | 
| ·数字交互设计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中运用的可行性 | 第34-38页 | 
| ·应用数字交互设计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方式比较 | 第34-36页 | 
| ·应用数字交互设计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方式与计算机单机教育方式比较 | 第36页 | 
| ·应用数字交互设计的高校公共美术教育方式与其他多媒体教育方式比较 | 第36-37页 | 
| ·总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数字交互设计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设计与实现 | 第38-68页 | 
| ·数字交互设计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设计的实现方式 | 第38-39页 | 
| ·形态一:数字交互设计辅助教学 | 第38页 | 
| ·形态二:数字交互设计为主体的教学 | 第38-39页 | 
| ·数字交互设计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设计的思路 | 第39-40页 | 
| ·数字交互设计实现方式的选取 | 第39页 | 
| ·数字交互设计辅助教学课件的设计流程 | 第39-40页 | 
| ·数字交互设计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设计与实现相关技术 | 第40-48页 | 
| ·数字交互设计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设计的软件构成 | 第40-41页 | 
| ·数字交互设计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设计的硬件构成 | 第41-47页 | 
| ·数字交互设计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设计的交互语言 | 第47-48页 | 
| ·数字交互设计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中应用的案例研究 | 第48-63页 | 
| ·教学内容——版画的通识教育课程 | 第48页 | 
| ·课程设计与目标 | 第48页 | 
| ·数字交互课件设计 | 第48-49页 | 
| ·数字交互课件制作 | 第49-60页 | 
| ·效果评估 | 第60-63页 | 
| ·数字交互设计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中运用的优化 | 第63-68页 | 
| ·数字交互设计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中运用的模式 | 第63-66页 | 
| ·数字交互设计在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中运用的策略 | 第66-68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68-71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 ·问题与不足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72-73页 | 
| 附录2 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现状的问卷调查 | 第73-75页 | 
| 附录3 版画通识教育课程的数字交互教学满意度调查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