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刑事和解实施中的基本情况——以X县刑事和解案件为分析对象 | 第10-17页 |
(一) 新刑诉法出台前后的实施情况对比 | 第10-13页 |
1、以新刑诉法出台之前刑事和解在各个环节的实施比例为视角 | 第10-11页 |
2、以不同案由的刑事和解成功率为视角 | 第11-12页 |
3、以结案形式为视角 | 第12-13页 |
(二) 新刑诉法出台前后的共同点和区别点 | 第13-17页 |
1、共同点 | 第13-14页 |
2、区别点 | 第14-17页 |
二、刑事和解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7-24页 |
(一) 缺乏实体法依据 | 第17页 |
(二) 适用范围过窄 | 第17-18页 |
(三) 赔偿标准尚未统一 | 第18-20页 |
(四) 和解方式单一 | 第20-21页 |
(五) 法律后果不明确 | 第21-22页 |
(六) 先和解后反悔 | 第22-24页 |
三、刑事和解的立法完善对策 | 第24-29页 |
(一) 在刑法中规定刑事和解制度,作为法定量刑情节 | 第24页 |
(二) 扩大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 第24-25页 |
(三) 在刑事和解制度之外另行规定“赔偿从宽”制度 | 第25-26页 |
(四) 细化“从宽处罚”的范畴 | 第26-27页 |
(五) 创建国家或公共安全作为被害人时的和解机制 | 第27-29页 |
四、刑事和解的司法上的对策 | 第29-38页 |
(一) 和解方式多元化 | 第29-30页 |
1、社区服务 | 第29页 |
2、以劳动的形式帮助被害人 | 第29-30页 |
3、可分期付款 | 第30页 |
4、实行加害人帮教机制 | 第30页 |
(二) 强化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 | 第30-32页 |
(三) 合理适用赔偿标准 | 第32-33页 |
(四) 切实贯彻实施对被害人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 | 第33-34页 |
(五) 加大程序分流的力度 | 第34-37页 |
1、侦查阶段的刑事和解 | 第35-36页 |
2、审查批捕阶段的刑事和解 | 第36页 |
3、审查起诉阶段的刑事和解 | 第36页 |
4、审判阶段的刑事和解 | 第36-37页 |
(六) 充分尊重当事人的自行和解权 | 第37-38页 |
五、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