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理论 | 第14-21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 第14-16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概念 | 第14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 | 第14-16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理论 | 第16-21页 |
·福利经济学 | 第16-17页 |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理论 | 第17页 |
·医疗服务需求与供给理论 | 第17-18页 |
·医疗保险需求理论 | 第18-19页 |
·筹资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国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模式及启示 | 第21-24页 |
·国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模式 | 第21-23页 |
·浙江德清模式 | 第21页 |
·江西兴国县模式 | 第21-22页 |
·顺德模式 | 第22-23页 |
·相关启示 | 第23-24页 |
·政府领导和推动 | 第23页 |
·保险基金的来源 | 第23页 |
·保障项目和水平 | 第23页 |
·风险责任 | 第23-24页 |
第四章 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情况 | 第24-33页 |
·基本情况 | 第24页 |
·保障范围 | 第24页 |
·参合情况 | 第24-25页 |
·筹资情况 | 第25页 |
·保障水平 | 第25-33页 |
·住院补助 | 第25-27页 |
·门诊统筹 | 第27-28页 |
·门诊慢性病 | 第28-30页 |
·其他补助政策 | 第30-31页 |
·管理体系 | 第31-33页 |
第五章 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33-38页 |
·保障范围有限 | 第33页 |
·筹资标准增长机制不健全 | 第33-34页 |
·补偿方面问题突出 | 第34-35页 |
·逐级转诊制度易形成“补偿真空” | 第35-36页 |
·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价格相对较高 | 第36页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不足 | 第36-37页 |
·新农合监管不规范 | 第37-38页 |
第六章 杨陵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对策 | 第38-43页 |
·扩大保障范围 | 第38页 |
·建立科学的筹资增长机制 | 第38-39页 |
·完善医疗补偿机制 | 第39页 |
·建立平行转诊制度和转诊费用累计制度 | 第39-40页 |
·实行定点医疗机构末位淘汰制 | 第40页 |
·提高基层医疗资源供给质量 | 第40-42页 |
·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素质 | 第40-41页 |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考评机制 | 第41-42页 |
·进一步理顺新农合管理体制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介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