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街道名称的语言和文化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安阳市人文地理及历史沿革 | 第8页 |
二、街道名称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安阳市街道名称的语音特点分析 | 第12-16页 |
第二章 安阳市街道名称的结构特点分析 | 第16-22页 |
一、通名 | 第16-19页 |
(一)府、巷和胡同 | 第17页 |
(二)道、马道、路和街 | 第17-18页 |
(三)大街、大道 | 第18-19页 |
二、专名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安阳市街道名称的文化特点分析 | 第22-32页 |
一、文化定义 | 第22页 |
二、街道名称与文化的关系 | 第22页 |
三、安阳市街道名称所蕴含的文化 | 第22-32页 |
(一)方位文化 | 第22-23页 |
(二)数字文化 | 第23页 |
(三)重视宗族制度 | 第23-24页 |
(四)反映宗教信仰 | 第24-25页 |
(五)反映工业文化 | 第25-27页 |
(六)重视教育 | 第27-28页 |
(七)反映军事文化 | 第28页 |
(八)历史文化 | 第28-29页 |
(九)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 第29-30页 |
(十)总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安阳市街道名称的变化 | 第32-40页 |
一、安阳市街道名称的变化 | 第32-35页 |
(一)街道名称的继承 | 第32-33页 |
(二)街道名称的增加 | 第33-34页 |
(三)街道名称的更改 | 第34-35页 |
二、街道名称的变化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 | 第35-40页 |
(一)民国时期的安阳街道名称 | 第36-37页 |
(二)街道名称变化与城市建设 | 第37-40页 |
第五章 安阳市街道名称的规范化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