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白念珠菌简介 | 第7页 |
·白念珠菌简介 | 第7页 |
·胞内钙稳态以及钙信号途径 | 第7-9页 |
·细胞内钙稳态 | 第7-8页 |
·细胞钙/钙调磷酸酯酶信号途径 | 第8-9页 |
·白念珠菌细胞壁的研究 | 第9页 |
·细胞壁结构 | 第9页 |
·细胞壁压力应答 | 第9页 |
·膜蛋白家族UPF0016 及其成员简介 | 第9-11页 |
·TMEM165 和ScGdt1 蛋白简介 | 第9-10页 |
·CaGdt1 蛋白简介 | 第10-11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2-27页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12-19页 |
·实验仪器 | 第12页 |
·主要实验试剂及试剂盒 | 第12-14页 |
·实验所需溶液及配置方法 | 第14-16页 |
·实验用培养基的配制 | 第16-17页 |
·实验所用菌株 | 第17-18页 |
·实验所用质粒 | 第18页 |
·实验所用引物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7页 |
·菌株培养与保存 | 第19页 |
·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 第19-20页 |
·酶切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20页 |
·连接反应体系的建立 | 第20页 |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第20-21页 |
·PCR扩增DNA片段 | 第21页 |
·白念珠菌细胞的转化 | 第21-22页 |
·白念珠菌基因组的提取 | 第22页 |
·细胞中总蛋白的提取 | 第22页 |
·β-半乳糖苷酶(lacZ)活性的测定 | 第22-23页 |
·Western blot分析 | 第23页 |
·45Ca~(2+)吸收分析 | 第23页 |
·细胞生存和细胞的完整性分析 | 第23页 |
·细胞总RNA的提取以及实时定量PCR | 第23-24页 |
·荧光定位实验 | 第24-25页 |
·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蛋白亚细胞定位 | 第25页 |
·菌丝发育实验和倍比稀释表型实验 | 第25页 |
·小鼠毒力实验实验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实验过程与结果讨论 | 第27-42页 |
·CaGDT1 与ScGDT1 的同源性验证 | 第27页 |
·白念珠菌gdt1/gdt1 和gdt1/gdt1 pmr1/pmr1 缺失株的构建 | 第27-31页 |
·白念珠菌CaGDT1 敲除质粒的构建 | 第27-29页 |
·白念珠菌CaGDT1 基因的敲除 | 第29-31页 |
·白念珠菌gdt1/gdt1 和gdt1/gdt1 pmr1/pmr1 缺失株表型筛选 | 第31-32页 |
·探究gdt1/gdt1 pmr1/pmr1 缺失株中钙调磷酸酯酶的作用 | 第32-34页 |
·探究CaGdt1 对胞内钙稳态的作用 | 第34-35页 |
·探究CaGDT1 与CaPMC1、CaVCX1 在钙稳态调节中功能关系 | 第35-36页 |
·探究CaGdt1 在细胞壁完整性途径中的作用 | 第36-37页 |
·探究CaGdt1 的亚细胞定位 | 第37-38页 |
·白念珠菌CaGDT1 基因缺失株形态学研究 | 第38-40页 |
·CaGDT1 缺失株菌丝形态观察 | 第38-40页 |
·CaGDT1 缺失株菌落形态观察 | 第40页 |
·白念珠菌CaGDT1 基因缺失株小鼠毒力研究 | 第40-42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主要结论 | 第42-43页 |
展望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