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8-9页 |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选题的基本内容 | 第14-15页 |
·基本内容 | 第14页 |
·重点和难点 | 第14-15页 |
·创新与特色 | 第15页 |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阐释 | 第17-26页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含义及相关概念辨析 | 第17-21页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界定 | 第17-19页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形式 | 第19页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关概念辨析 | 第19-21页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点和功效 | 第21-22页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点 | 第21页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功效 | 第21-22页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22-26页 |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 第22-23页 |
·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 | 第23-25页 |
·陶行知的道德教育理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考察 | 第26-39页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发生机理 | 第26-27页 |
·国家政策的制度推动 | 第26页 |
·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 | 第26页 |
·人才培养的现实推动力 | 第26-27页 |
·国外实践教学的影响 | 第27页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典型做法 | 第27-31页 |
·以课程建设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 | 第27-29页 |
·以社会实践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 | 第29页 |
·课程建设+社会实践双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 | 第29-30页 |
·三种实践教学改革做法的比较分析 | 第30-31页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 第31-32页 |
·实践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 第31-32页 |
·实践教学改革的趋势和经验 | 第32页 |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对实践教学认识的偏差问题 | 第32页 |
·实践教学组织的规范性缺位 | 第32-33页 |
·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错位 | 第33页 |
·实践教学的考核机制缺失 | 第33页 |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断裂 | 第33-34页 |
·任课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足 | 第34页 |
·影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成效的因素分析 | 第34-39页 |
·实践教学态度参差不齐 | 第35-36页 |
·实践教学实施难度较大 | 第36页 |
·实践教学投入不足 | 第36-37页 |
·影响因素与成效的交互作用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39-50页 |
·制定实践教学改革战略 | 第39-40页 |
·明确实践教学改革目标 | 第39页 |
·制定实践教学改革任务 | 第39-40页 |
·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 第40页 |
·转变对实践教学的态度 | 第40-42页 |
·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 | 第40-41页 |
·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教学的科学认识 | 第41页 |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第41-42页 |
·完善实践教学的运行机制 | 第42-46页 |
·整合优化实践教学资源 | 第42-43页 |
·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机制 | 第43-44页 |
·完善并严格执行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 第44-45页 |
·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的激励制度 | 第45-46页 |
·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投入 | 第46-50页 |
·提高学校对实践教学的投入 | 第46-47页 |
·提高任课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投入 | 第47-49页 |
·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投入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57页 |
附录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现状的访问提纲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