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选题缘由 | 第7页 |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文献评析 | 第12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研究难点 | 第13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 第14-20页 |
·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正义和正义观 | 第14-15页 |
·正义观的形成条件和发展规律 | 第15-16页 |
·大学生正义观教育 | 第16页 |
·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 | 第16-17页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17页 |
·罗尔斯公平正义论 | 第17-18页 |
·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0-33页 |
·问卷说明 | 第20页 |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0-28页 |
·大学生对正义观教育的认知度 | 第20-24页 |
·大学生对正义观教育的认同度 | 第24-26页 |
·大学生对正义观教育的践行度 | 第26-28页 |
·研究小结 | 第28页 |
·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28-33页 |
·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目标不明确 | 第28-29页 |
·大学生正义观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 第29页 |
·大学生正义观教育方法相对单一 | 第29页 |
·大学生正义观教育忽视家庭教育作用 | 第29-30页 |
·大学生参与正义观教育自觉性不强 | 第30页 |
·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环境功能弱化 | 第30-33页 |
第四章 提升大学生正义观教育有效性的思考 | 第33-41页 |
·明确正义观教育目标 | 第33-35页 |
·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正义观意识 | 第33-34页 |
·培养大学生正确辨别社会正义问题的能力 | 第34页 |
·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正义行为 | 第34-35页 |
·改进正义观教育内容 | 第35-36页 |
·正义观理论“生活化” | 第35页 |
·正义观教育内容“具体化” | 第35-36页 |
·创新正义观教育方法 | 第36-37页 |
·建设实践活动“常态化”的教育模式 | 第36页 |
·合理高效地利用手机新媒体 | 第36-37页 |
·开展专题式的正义观教育 | 第37页 |
·重视家庭教育的影响 | 第37-38页 |
·端正家长观念,重视家庭正义观教育 | 第37页 |
·家长提升自身修养,以身作则 | 第37-38页 |
·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 | 第38-39页 |
·利用社会典型人物,树立自我教育标杆 | 第38-39页 |
·强化师资队伍,完善自我教育保障 | 第39页 |
·优化社会正义环境 | 第39-41页 |
·完善社会正义保障制度 | 第39页 |
·优化网络正义环境 | 第39-40页 |
·提升媒体社会责任感 | 第40页 |
·净化社区环境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一: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研究调查问卷 | 第45-47页 |
附录二:大学生正义观教育研究调查问卷统计表 | 第47-48页 |
附录三: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