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基于政务微博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绪论第10-16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第11-14页
  (一)对政府公信力的研究第12-13页
  (二)对政务微博的研究第13-14页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6页
  (一)研究内容第14页
  (二)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一章 政务微博与地方政府公信力关系分析第16-27页
 第一节 政务微博概述第16-18页
  一、政务微博的内涵及产生背景第16页
  二、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第16-17页
  三、政务微博的特点第17-18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公信力概述第18-21页
  一、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第18-19页
  二、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特征第19-20页
  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评判标准第20-21页
 第三节 政务微博与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关系第21-27页
  一、政务微博对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积极作用第21-25页
  二、地方政府公信力在政务微博上的表现第25-27页
第二章 政务微博背景下地方政府公信力面临的挑战第27-33页
 第一节 政务微博应对公共事件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挑战第27-29页
 第二节 政务微博发布的内容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挑战第29-30页
 第三节 政务微博的管理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挑战第30-31页
 第四节 政务微博的安全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挑战第31-32页
 第五节 政务微博对地方政府管理模式的挑战第32-33页
第三章 “昆明发布厅”政务微博助力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案例分析..24第33-44页
 第一节 案例分析第33-41页
  一、“昆明发布厅”政务微博发展现状第33-34页
  二、“昆明发布厅”政务微博的特点第34-41页
 第二节 案例启示第41-44页
  一、信息的及时公开第41-42页
  二、创造良好的公众环境第42页
  三、及时准确地传递消息第42页
  四、建立有效的双向机制第42-44页
第四章 政务微博背景下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国际经验和理论借鉴第44-51页
 第一节 国际经验借鉴第44-46页
  一、借鉴发达国家政府及官员使用新媒体的经验第44-46页
  二、积极开展地方政府政务微博的国际交流第46页
 第二节 理论借鉴第46-51页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引入第46-48页
  二、新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第48-50页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分析框架第50-51页
第五章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政务微博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对策 .42第51-56页
 第一节 微博政务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顾客导向性原则第51-52页
  一、顾客导向性要求政务微博的主体具有亲民性第51-52页
  二、顾客导向性要求微博政务的客体具有公开性第52页
 第二节 微博政务提升政府公信力的市场取向和专业化原则第52-53页
  一、运用政务微博提高地方政府的整体公共服务水平第52-53页
  二、运用政务微博推动社会服务的持续创新第53页
 第三节 微博政务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结果导向原则第53-54页
  一、利用政务微博提高政府决策的公众参与度第53-54页
  二、利用政务微博加强对舆论的引导第54页
 第四节 微博政务提升政府公信力的责任制要求原则第54-55页
  一、提升政务微博官员的素养第54-55页
  二、发挥政务微博对廉洁政府建设的作用第55页
 第五节 运用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政务微博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需注意的问题第55-56页
结论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参与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以云南师范大学为例
下一篇:基于回应性服务视角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以嵩明县政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