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3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研究 | 第9-10页 |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研究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15-26页 |
·生产性服务业界定 | 第15-17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 第15-16页 |
·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延 | 第16-17页 |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外溢效应分析 | 第17-19页 |
·劳动分工理论 | 第17-18页 |
·价值链理论 | 第18-19页 |
·创新理论 | 第19页 |
·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因素分析 | 第19-26页 |
·自我增强因素分析 | 第20-21页 |
·外部增强因素分析 | 第21-26页 |
第三章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26-32页 |
·总体发展规模不断壮大 | 第26-27页 |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 | 第27-28页 |
·从业人员数量平稳增长 | 第28-29页 |
·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 第29-32页 |
·福建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32-36页 |
·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 第32-33页 |
·固定资产投资震荡攀升 | 第33-34页 |
·从业人员规模平稳扩大 | 第34-35页 |
·产业集群实力不断提升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分析 | 第36-46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经济联系 | 第36-40页 |
·投入产出法简介 | 第36-37页 |
·数据处理及计算结果 | 第37-40页 |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间协整检验 | 第40-46页 |
·协整检验方法简介 | 第40页 |
·协整分析 | 第40-46页 |
第五章 增强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因素检验 | 第46-59页 |
·自我增强因素检验 | 第46-51页 |
·计量模型构建与说明 | 第46页 |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6-48页 |
·计量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外部增强因素检验 | 第51-59页 |
·计量模型构建与说明 | 第51-52页 |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52-53页 |
·计量结果与分析 | 第53-59页 |
第六章 增强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对策 | 第59-65页 |
·生产性服务业视角 | 第59-62页 |
·调整内部结构 | 第59-60页 |
·提高聚集程度 | 第60页 |
·强化人才支撑 | 第60-61页 |
·出台扶持政策 | 第61-62页 |
·产业联动视角 | 第62-63页 |
·促进服务外包 | 第62页 |
·提高联动效率 | 第62-63页 |
·外部环境视角 | 第63-65页 |
·提高市场化程度 | 第63页 |
·推进城镇化进程 | 第63-64页 |
·加大科研投入 | 第64页 |
·提高信息化水平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 | 第73-77页 |
个人简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