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第一节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一、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二、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三节 课题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一、 理论创新 | 第16页 |
二、 实践创新 | 第16页 |
第五节 论文框架介绍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一、 视觉素养 | 第18-19页 |
二、 视觉思维 | 第19页 |
三、 知识可视化 | 第19-20页 |
四、 知识可视化的实质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21-26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三、 总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教学领域中知识可视化的研究框架 | 第26-42页 |
第一节 知识可视化功能——知识可视化的应用价值 | 第26-29页 |
一、 知识传播者方面 | 第27-28页 |
二、 知识接受者方面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可视化内容——知识类型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可视化受众类型——学生 | 第30页 |
第四节 可视化技术类型——知识可视化工具类型 | 第30-38页 |
一、 概念图 | 第31-32页 |
二、 思维导图 | 第32-33页 |
三、 思维地图 | 第33-38页 |
第五节 知识可视化工具的使用原则 | 第38-42页 |
一、 使用方式的灵活性 | 第38-39页 |
二、 使用种类的多样性 | 第39页 |
三、 工具选择的针对性 | 第39-40页 |
四、 工具使用的综合性 | 第40-42页 |
第四章 知识可视化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 第42-66页 |
第一节 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一、 行动研究前调查问卷统计与分析 | 第42-45页 |
二、 行动研究前的调查问卷分析小结 | 第45页 |
第二节 知识可视化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模式 | 第45-58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46-48页 |
二、 教学目标 | 第48页 |
三、 操作程序 | 第48-56页 |
四、 操作程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56-57页 |
五、 实现条件 | 第57-58页 |
第三节 知识可视化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第58-64页 |
一、 行动研究后问卷调查统计与分析 | 第58-61页 |
二、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三、 学生作文前后测成绩的分析 | 第63-64页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第64-66页 |
一、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 第65页 |
二、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65页 |
三、 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视觉思维能力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70页 |
第一节 研究总结与教学建议 | 第66-68页 |
一、 研究总结 | 第66-67页 |
二、 教学建议 | 第67-68页 |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8-70页 |
一、 本研究的不足 | 第68-69页 |
二、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1 | 第76-77页 |
附录2 | 第77-78页 |
附录3 | 第78-80页 |
附录4 | 第80-81页 |
附录5 | 第81-82页 |
附录6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本人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