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0 引言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7-18页 |
1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基本理论 | 第18-29页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和方式 | 第18-20页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概念 | 第18-19页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 | 第19-20页 |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 第20-25页 |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涵义 | 第20-21页 |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则 | 第21-23页 |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23-24页 |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特征 | 第24-25页 |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契约理论 | 第25-26页 |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 第26-27页 |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7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7-29页 |
2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9-35页 |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意愿较弱 | 第29页 |
·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不充分 | 第29-30页 |
·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性不强 | 第30-31页 |
·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可靠性不高 | 第31-32页 |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对自愿性会计信息需求不高 | 第32页 |
·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32-33页 |
·与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法规制度不健全 | 第33-34页 |
·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监管的缺失 | 第34-35页 |
3 国外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经验借鉴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47页 |
·国外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经验借鉴 | 第35-42页 |
·美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 | 第35-39页 |
·英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 | 第39-40页 |
·德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 | 第40-42页 |
·国外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7页 |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 第42-43页 |
·借鉴“安全港”规则,完善免责制度 | 第43-44页 |
·创建多层次的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方式 | 第44页 |
·加强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规范 | 第44-47页 |
4 加强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 第47-53页 |
·培育我国资本市场上有效的会计信息需求主体 | 第47页 |
·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的教育 | 第47页 |
·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 | 第47页 |
·建立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激励约束机制 | 第47-50页 |
·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 | 第47-50页 |
·强化外部治理机制 | 第50页 |
·加快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法规制度建设 | 第50-51页 |
·加强对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保障 | 第50-51页 |
·完善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 第51页 |
·加强对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 第51-53页 |
·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 第51-52页 |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审核 | 第52-5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主要结论 | 第53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