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研究意义第11页
     ·理论意义第11页
     ·实践意义第11页
   ·研究综述第11-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3-14页
     ·集体主义教育理论第13页
     ·科学管理理论第13-14页
     ·民主管理理论第14页
   ·概念界定第14-15页
     ·管理第14页
     ·班级管理第14页
     ·小学班级管理第14-15页
     ·小学班主任第15页
     ·小学生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7页
     ·文献研究法第15-16页
     ·调查研究法第16-17页
第二章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调查的研究设计第17-22页
   ·研究对象第17页
   ·研究工具第17页
   ·调查结果与分析第17-22页
     ·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总体状况第17-18页
     ·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性别差异第18页
     ·小学班级管理水平年龄差异第18-19页
     ·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教龄差异第19-20页
     ·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所带年级差异第20页
     ·小学班级管理水平学历学位差异第20-21页
     ·小学班级管理水平优秀情况差异第21-22页
第三章 小学班级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2-29页
   ·小学男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水平较低原因分析第22-23页
     ·公众对男教师的偏见第22页
     ·付出与回报的不平衡第22-23页
     ·得不到社会上的认可第23页
     ·个性特点影响着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第23页
   ·30岁及以下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水平较低原因分析第23-25页
     ·工作压力相对较大第24页
     ·社会期望值越来越大第24页
     ·青年教师生活压力巨大第24-25页
   ·教龄6-10年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水平较低原因分析第25-26页
     ·小学班主任工作量较大第25页
     ·期望值过高引发负面情绪第25-26页
   ·三年级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水平较低原因分析第26-27页
     ·学生因年龄在不同年级存在差异第26页
     ·三年级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第26页
     ·教师的管理方法影响着班级管理水平第26-27页
   ·本科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水平较低原因分析第27页
     ·毕业不久的本科生班级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的原因第27页
     ·本科班主任的心态对班级管理水平的影响第27页
   ·无优秀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水平较低原因分析第27-29页
     ·职称高低对班级管理水平的影响第27-28页
     ·荣誉称号对班级管理水平的影响第28-29页
第四章 小学班级管理对策研究第29-37页
   ·提高男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对策第29-30页
     ·提高小学男班主任的社会地位第29页
     ·搭建小学男班主任职位晋升平台第29-30页
     ·男班主任在个性上扬长避短第30页
   ·提高30岁及以下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对策第30-31页
     ·控制30岁及以下小学班主任的班级规模第30页
     ·切实减少30岁及以下小学班主任工作量第30-31页
     ·培养学生的集体认同感第31页
   ·提高教龄6-10年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对策第31-33页
     ·健全教龄6-10年班主任成长的激励机制第31页
     ·促进教龄6-10年班主任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第31-32页
     ·三方形成合力共同提升教龄6-10年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第32-33页
   ·提高三年级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对策第33页
     ·严爱结合,树立三年级班主任威望第33页
     ·大胆放手,注重选拔和培养三年级班干部第33页
     ·奖罚分明,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第33页
   ·提高本科班主任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对策第33-35页
     ·加强本科班主任的培训工作第33-34页
     ·提高本科班主任自身能力素质第34页
     ·巩固已经取得成效的本科班主任管理做法第34-35页
   ·提升无优秀班主任的小学班级管理水平的对策第35-37页
     ·树立典型,使无优秀班主任有追赶目标第35页
     ·严格考核,增强无优秀班主任的竞争意识第35页
     ·多措并举,切实提高无优秀班主任的工作能力第35-37页
第五章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致谢第40-41页
附录一第41-4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问题与对策--以烟台某职业学校为例
下一篇: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