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19页 |
·低聚果糖的介绍 | 第9-12页 |
·低聚果糖的结构 | 第9-10页 |
·低聚果糖在自然界的分布 | 第10页 |
·低聚果糖的生理功能 | 第10-12页 |
·低聚果糖的应用 | 第12页 |
·低聚果糖的检测方法 | 第12-13页 |
·低聚果糖的生产 | 第13-14页 |
·直接提取法 | 第13-14页 |
·化学合成法 | 第14页 |
·微生物发酵酶合成法 | 第14页 |
·低聚果糖合成酶类简述 | 第14-16页 |
·低聚果糖合成相关酶的分类 | 第14-15页 |
·果糖基转移酶的催化机制 | 第15页 |
·产低聚果糖高酶活的获取方法 | 第15-16页 |
·低聚果糖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外低聚果糖的发展 | 第16-17页 |
·国内低聚果糖的发展 | 第17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果糖基转移酶菌株的筛选及鉴定 | 第19-30页 |
·材料 | 第19-20页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19页 |
·实验主要试剂、菌种 | 第19-20页 |
·实验用培养基及试剂的配置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产低聚果糖菌的初步筛选 | 第20页 |
·产低聚果糖高酶活菌株筛选 | 第20-21页 |
·菌种鉴定 | 第21页 |
·果糖基转移酶菌株的诱变筛选 | 第21-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2-29页 |
·初筛、复筛菌种结果 | 第22页 |
·产低聚果糖高酶活菌株的筛选 | 第22-25页 |
·ZJ菌株的形态学观察 | 第25-26页 |
·ZJ菌株的微波诱变筛选 | 第26-27页 |
·微波诱变筛选菌株ZJ04的紫外诱变筛选 | 第27-29页 |
·紫外照射时间对ZJ04菌株的诱变影响 | 第27-29页 |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诱变黑曲霉ZJ04-5菌株发酵产酶条件优化 | 第30-42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实验主要仪器 | 第30页 |
·实验主要试剂 | 第30页 |
·实验用培养基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培养时间对菌株ZJ04-5产酶的影响 | 第30-31页 |
·碳源对菌株ZJ04-5产酶的影响 | 第31页 |
·氮源对菌株ZJ04-5产酶的影响 | 第31页 |
·发酵培养温度对菌株ZJ04-5产酶的影响 | 第31页 |
·初始pH对菌种ZJ04-5产酶的影响 | 第31页 |
·装液量对菌株ZJ04-5产酶的影响 | 第31页 |
·接种量对菌株ZJ04-5产酶的影响 | 第31-32页 |
·转速对菌株ZJ04-5产酶的影响 | 第32页 |
·化学物质对菌株ZJ04-5产酶的影响 | 第32页 |
·正交实验优化 | 第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40页 |
·培养时间对菌株ZJ04-5产酶和生物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碳源对菌株ZJ04-5产酶和生物量的影响 | 第33页 |
·蔗糖浓度对菌株ZJ04-5产酶和生物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氮源对菌株ZJ04-5产酶和生物量的影响 | 第34页 |
·酵母膏浓度对菌株ZJ04-5产酶和生物量的影响 | 第34-38页 |
·化学物质对菌株ZJ04-5产酶的影响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ABSTRACT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