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符号学的3C产品形态语意传达模型的构建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课题现实背景 | 第8页 |
| ·课题的理论背景 | 第8-9页 |
|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符号学在产品设计上的应用 | 第10-11页 |
| ·3C 产品形态语意传达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课题的意义 | 第12页 |
| ·课题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3C 产品形态特征分析 | 第14-22页 |
| ·3C 产品外观形态特征 | 第14-16页 |
| ·3C 产品交互形态特征 | 第16-17页 |
| ·3C 产品形态变革趋势分析 | 第17-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3C 产品形态与语意要素的解构与关联 | 第22-38页 |
| ·符号传达理论 | 第22-25页 |
| ·符号模型及符号分类 | 第22-23页 |
| ·语意传达理论 | 第23-24页 |
| ·产品的符号性 | 第24-25页 |
| ·3C 产品形态要素解构 | 第25-33页 |
| ·3C 产品外观形态要素 | 第25-29页 |
| ·3C 产品交互形态要素 | 第29-33页 |
| ·3C 产品语意要素解构 | 第33-35页 |
| ·产品语意构成与分类 | 第33-34页 |
| ·感性语意要素的搜集与提取 | 第34-35页 |
| ·3C 形态与语意要素间的关联 | 第35-37页 |
| ·3C 产品形态语意要素的关联原则 | 第35-36页 |
| ·要素关联实现的理论基础和原理模型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3C 产品语意传达中的心理学因素分析 | 第38-47页 |
| ·3C 产品语意传达中的用户认知 | 第38-41页 |
| ·用户认知过程与要素 | 第38-40页 |
| ·语意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 第40页 |
| ·3C 产品语意设计的认知原则 | 第40-41页 |
| ·3C 产品语意传达中的用户行为分析 | 第41-43页 |
| ·用户行为方式与影响因素 | 第42页 |
| ·3C 产品用户行为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 ·3C 产品的复杂性分析 | 第43-46页 |
| ·复杂性背后的心理因素 | 第43-46页 |
| ·形态语意关联解决 3C 产品复杂性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3C 产品形态语意传达模型的构建 | 第47-63页 |
| ·3C 产品外观形态语意模型的构建 | 第47-50页 |
| ·外观形态-语意传达过程 | 第47-49页 |
| ·形态-语意关联中所需的支持项 | 第49页 |
| ·修辞设计手法的运用 | 第49-50页 |
| ·其他辅助过程和影响因素 | 第50页 |
| ·3C 产品交互形态语意传达模型的构建 | 第50-53页 |
| ·交互形态-语意传达过程 | 第50-52页 |
| ·交互形态-语意关联所需的理论基础 | 第52页 |
| ·交互形态语意传达设计的原则 | 第52页 |
| ·有益的交互语意传达设计定律 | 第52-53页 |
| ·3C 产品基因形态的“遗传与突变” | 第53-57页 |
| ·语意传达设计案例分析 | 第57-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 ·总结 | 第63页 |
| ·展望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