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伐强度对阔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引言 | 第10-19页 |
| ·研究进展综述 | 第11-18页 |
| ·不同采伐强度干扰对光环境因子异质性的影响 | 第11页 |
| ·不同采伐强度对土壤养分因子的影响 | 第11-12页 |
| ·不同采伐强度对阔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 第12-13页 |
|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 ·国内外研究展望 | 第17-18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2 研究地概况 | 第19-21页 |
| ·研究地自然概貌 | 第19页 |
| ·试验样地概况 | 第19-21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21-27页 |
| ·固定大样地样点布设与调查 | 第21-22页 |
| ·临时样地样点设置与调查 | 第22页 |
| ·光照因子的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 ·不同采伐强度阔叶红松林光照因子的日动态 | 第23页 |
| ·阔叶红松林不同微环境中光照因子的日动态 | 第23页 |
| ·土壤养分指标的测定 | 第23-24页 |
| ·物种多样性研究 | 第24页 |
| ·数据分析 | 第24-27页 |
| ·经典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 ·地统计学统计分析 | 第25-26页 |
| ·异常值与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26-27页 |
| 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 5 结果分析 | 第28-69页 |
| ·采伐强度对阔叶红松林光照环境异质性的影响 | 第28-39页 |
| ·光照因子变化动态分析 | 第28-33页 |
| ·不同采伐强度阔叶红松林光照因子的日动态 | 第28-29页 |
| ·阔叶红松林不同微环境中光照因子的日动态 | 第29-32页 |
| ·光合有效辐射总量双因素方差分析 | 第32-33页 |
| ·光质双因素方差分析 | 第33页 |
| ·光照因子空间异质性分析 | 第33-39页 |
| ·光照因子描述性分析 | 第33-34页 |
| ·光照因子空间变异性分析 | 第34-38页 |
| ·光照因子空间分布格局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页 |
| ·采伐强度对土壤养分因子特征的影响 | 第39-43页 |
| ·不同采伐强度阔叶红松林土壤养分特征差异 | 第39-40页 |
| ·阔叶红松林不同微环境中土壤养分特征变化 | 第40-43页 |
| ·土壤养分指标双因素方差分析 | 第40-41页 |
| ·不同采伐强度对土壤养分因子的影响 | 第41-42页 |
| ·不同微环境下对土壤养分因子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页 |
| ·采伐强度对阔叶红松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43-65页 |
| ·采伐强度对阔叶红松林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 第43-51页 |
| ·阔叶红松林林下灌木物种重要值及物种组成变化 | 第43-44页 |
| ·灌木物种多样性描述性统计 | 第44-45页 |
| ·灌木物种多样性空间变异程度 | 第45-50页 |
| ·灌木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 | 第50-51页 |
| ·采伐强度对阔叶红松林林下草本多样性的影响 | 第51-64页 |
| ·阔叶红松林林下草本物种重要值及物种组成变化 | 第51-54页 |
| ·草本物种多样性描述性统计 | 第54-55页 |
| ·草本物种多样性空间变异程度 | 第55-62页 |
| ·草本物种多样性空间格局 | 第62-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光照和土壤养分异质性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65-69页 |
| ·光照和土壤养分异质性对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 第65-67页 |
| ·光照因子对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65-66页 |
| ·土壤养分因子对林下灌木多样性的影响 | 第66-67页 |
| ·光照和土壤养分异质性对林下草本多样性的影响 | 第67-69页 |
| ·光照因子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67页 |
| ·土壤养分因子对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67-69页 |
| 6 结论与讨论 | 第69-72页 |
| ·主要结论 | 第69-70页 |
| ·相关讨论 | 第70-71页 |
| ·采伐强度对光环境因子的影响 | 第70页 |
| ·采伐强度对土壤养分因子的影响 | 第70页 |
| ·采伐强度对阔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 第70-71页 |
| ·建议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个人简介 | 第78-79页 |
| 导师简介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