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一、 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一) 英语阅读教学重心失衡 | 第11-12页 |
(二) 英语阅读教学过程没有体现语用功能 | 第12页 |
(三) 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滞后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二) 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三、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阐述 | 第14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四、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4-16页 |
(一) 研究的思路 | 第14-15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一、 阅读理论研究 | 第16-25页 |
(一) 阅读理论 | 第16-19页 |
(二) 阅读理论依据与整体阅读教学 | 第19-25页 |
二、 国内外学者对整体阅读的研究 | 第25-28页 |
(一) 国外学者对整体阅读的研究 | 第25-26页 |
(二) 国内学者对整体阅读的研究 | 第26-27页 |
(三)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研究的可能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整体阅读教学六步法的实验研究 | 第28-51页 |
一、 整体阅读教学六步法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策略 | 第28-29页 |
(一) 整体阅读教学六步法的指导思想 | 第28页 |
(二) 整体阅读的教学策略 | 第28-29页 |
二、 整体阅读的教学程序 | 第29-30页 |
(一) 整体阅读教学课堂流程图 | 第29页 |
(二) 整体阅读教学的结构示意图 | 第29页 |
(三) 整体阅读六步教学法的操作与步骤 | 第29-30页 |
三、 实验的设计 | 第30-32页 |
(一) 实验背景 | 第30-31页 |
(二) 实验描述 | 第31页 |
(三) 实验目的 | 第31页 |
(四) 实验方法 | 第31页 |
(五) 实验工具 | 第31-32页 |
四、 实验的过程 | 第32-51页 |
(一) 英语阅读前测 | 第32页 |
(二) 问卷调查 | 第32页 |
(三) 整体阅读六步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 第32-47页 |
(四) 具体一节课的教案 | 第47-50页 |
(五) 英语阅读后测试 | 第50-51页 |
第四章 数据的分析与讨论 | 第51-66页 |
一、 前测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51-56页 |
(一) 前测数据采集 | 第51-53页 |
(二) 问卷调查的数据统计 | 第53-56页 |
二、 后测数据分析与讨论 | 第56-66页 |
(一) 后测数据采集 | 第57-60页 |
(二) 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60-64页 |
(三) 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第66-69页 |
一、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6-67页 |
(一) 教师阅读教学方式得到了改进 | 第66页 |
(二) 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 第66-67页 |
(三) 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 | 第67页 |
(四) 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文章的能力 | 第67页 |
二、 研究对教学的启示 | 第67-68页 |
(一)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更新认知结构 | 第67页 |
(二) 把握局部不离整体,整体寓于局部,完善认知结构 | 第67-68页 |
三、 本研究的展望 | 第68-6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 第72-81页 |
附录一:阅读前测卷 | 第72-75页 |
附录二:学生调查问卷 | 第75-76页 |
附录三:教师问卷调查 | 第76-77页 |
附录四:阅读后测卷 | 第77-80页 |
附录五:访谈提纲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