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问题的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的内容 | 第9-1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一、关于问题意识的相关问题 | 第10-13页 |
(一) 问题意识的概念界定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 第10-11页 |
(三) 国内外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教学探索 | 第11-13页 |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一)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第13页 |
(二) 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教学”理论 | 第13-14页 |
(三)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4页 |
(四) “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 | 第14-15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15-22页 |
一、研究的思路 | 第15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及调查目的 | 第15-16页 |
四、学生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16-17页 |
五、教师访谈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17-18页 |
六、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实验与分析 | 第18-22页 |
(一) 实验的实施 | 第18-19页 |
(二) 实验结果分析 | 第19-22页 |
第四章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与实证研究 | 第22-58页 |
一、初中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 第22-23页 |
(一) 传统观念因素 | 第22页 |
(二) 学生因素 | 第22-23页 |
(三) 教学方法障碍 | 第23页 |
(四) 教师权威因素 | 第23页 |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 第23-30页 |
(一) 营造良好氛围,鼓励质疑问难 | 第24页 |
(二) 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 第24页 |
(三)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 第24-26页 |
(四) 注重课堂反思,培养质疑习惯 | 第26-27页 |
(五) 运用错误资源,拓展思维空间 | 第27-28页 |
(六) 构数学问题链,形成认知网络 | 第28-30页 |
三、培养质疑习惯的具体实践 | 第30-31页 |
(一) 设置数学“问题本” | 第30页 |
(二) 设置数学“说题训练”课 | 第30-31页 |
四、先期的研究成果 | 第31-58页 |
(一)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策略 | 第31-35页 |
(二) 让数学课堂因质疑而精彩——一道课本习题的探究实践 | 第35-39页 |
(三) 关于费马点的探究与思考 | 第39-43页 |
(四) 精彩,未曾预设——谈数学课堂的非预设生成 | 第43-47页 |
(五) 例谈数学探究的有效途径 | 第47-51页 |
(六) 例谈几何习题教学的变式策略 | 第51-58页 |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 第58-61页 |
一、本研究的结论 | 第58页 |
二、教学启示与建议 | 第58-59页 |
(一) 教师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 第58页 |
(二) 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 第58-59页 |
三、对本研究的不足、反思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72页 |
后记 | 第72-73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