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 ·OLED简介 | 第9-13页 |
| ·OLED发展 | 第9-11页 |
| ·OLED常见结构 | 第11-12页 |
| ·OLED发光过程 | 第12-13页 |
| ·基于稀土有机配合物的近红外OLED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稀土近红外OLED介绍 | 第13-14页 |
| ·基于稀土配合物的近红外OLED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量子点LED | 第16-20页 |
| ·量子点简介 | 第16-17页 |
| ·量子点LED结构分类 | 第17-20页 |
| ·基于无机量子点的近红外LED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稀土配合物8羟基喹啉钕(NdQ)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 第23-33页 |
| ·Neodymium tris-(8-hydroxyquinoline)(NdQ)的合成与表征 | 第23-27页 |
| ·NdQ的合成 | 第23-24页 |
| ·NdQ的表征 | 第24-27页 |
| ·NdQ的光致发光研究 | 第27-29页 |
| ·稀土配合物的发光原理 | 第29页 |
| ·NdQ杂化材料的研究 | 第29-32页 |
| ·实验 | 第3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0-32页 |
| ·本章总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基于NdQ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设计,制备与性能 | 第33-48页 |
| ·实验仪器及材料介绍 | 第33-35页 |
|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 ·PVK空穴传输层厚度对近红外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35-40页 |
| ·引言 | 第35-36页 |
| ·实验 | 第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0页 |
| ·PEDOT:PSS和PVK功能层对NdQ近红外发光二极管性能的影响 | 第40-44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实验 | 第40-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4页 |
| ·具有双发光层结构的白光OLED的研究 | 第44-46页 |
| ·引言 | 第44页 |
| ·实验 | 第4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4-46页 |
| ·本章总结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PbS量子点在LED器件中的应用 | 第48-58页 |
| ·利用PbS量子点波长转换膜实现近红外电致发光 | 第48-53页 |
| ·引言 | 第48-49页 |
| ·实验 | 第49-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3页 |
| ·基于PbS量子点LED的制备及特性表征 | 第53-57页 |
| ·引言 | 第53-54页 |
| ·实验 | 第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57页 |
| ·本章总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 ·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