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舰船病房呼叫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4-16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通讯协议 | 第19-35页 |
·CAN 总线技术 | 第19-23页 |
·几种典型的现场总线 | 第19-20页 |
·CAN 总线的优势 | 第20-21页 |
·CAN 通讯协议的介绍 | 第21-22页 |
·CAN 报文的帧结构及报文滤波技术 | 第22-23页 |
·Modbus 通讯协议分析 | 第23-26页 |
·Modbus 协议介绍 | 第23-24页 |
·Modbus 串行数据帧 | 第24页 |
·Modbus 通信原理和功能码 | 第24-25页 |
·Modbus 数据的传输模式 | 第25-26页 |
·TCP/IP 协议分析 | 第26-30页 |
·TCP/IP 协议栈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26-27页 |
·数据帧的封装 | 第27-29页 |
·以太网 SOCKET 传输模式 | 第29-30页 |
·Modbus/TCP 与 Modbus/UDP 协议 | 第30-33页 |
·Modbus/TCP 与 Modbus/UDP 协议介绍 | 第30-31页 |
·Modbus/TCP 与 Modbus/UDP 协议对比 | 第3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35-41页 |
·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 第35-37页 |
·系统功能要求 | 第35-36页 |
·系统结构的设计方案 | 第36-37页 |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第37-39页 |
·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 | 第39-40页 |
·本系统的特点 | 第40页 |
·本章小节 | 第40-41页 |
第4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41-51页 |
·最小系统设计 | 第41-44页 |
·电源电路 | 第41-42页 |
·晶振电路 | 第42页 |
·复位电路 | 第42-43页 |
·存储电路 | 第43-44页 |
·调试电路接口 | 第44页 |
·CAN 控制器模块介绍 | 第44-45页 |
·以太网模块介绍 | 第45-47页 |
·系统其他外围电路 | 第47-50页 |
·采集模块部分电路 | 第47-48页 |
·主机模块部分电路 | 第48-50页 |
·系统 PCB 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系统软件部分 | 第51-67页 |
·μC/OS-II 系统介绍 | 第51-55页 |
·μC/OS-II 系统移植 | 第51-53页 |
·μC/OS-II 系统任务划分 | 第53-54页 |
·主机与采集模块系统任务划分 | 第54-55页 |
·采集模块呼叫、报警、断线检测等任务流程介绍 | 第55-56页 |
·CAN 总线任务流程 | 第56-58页 |
·嵌入式 TCP/IP 协议的实现 | 第58-63页 |
·链路层软件设计 | 第58-61页 |
·网络层协议的实现 | 第61-62页 |
·传输层协议的实现 | 第62-63页 |
·Modbus 协议在 UDP/IP 协议中的应用 | 第63-64页 |
·CAN-Modbus/UDP 的转换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6章 远程监控端软件的设计及系统调试 | 第67-77页 |
·远程监控端软件功能概述 | 第67-68页 |
·开发工具选择 | 第67页 |
·远程监控端的主要功能 | 第67-68页 |
·远程监控端软件的具体设计 | 第68-70页 |
·监控画面的设计 | 第68-69页 |
·设备驱动的添加 | 第69-70页 |
·监控数据点的组态 | 第70页 |
·系统的调试 | 第70-75页 |
·调试的环境与硬件设备 | 第70-71页 |
·采集与主机模块硬件正确性确认 | 第71页 |
·系统程序的调试 | 第71-75页 |
·系统的性能优越性实验结果对比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 | 第83-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