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跳频通信概述 | 第10-17页 |
| ·跳频通信系统基本原理 | 第10-12页 |
| ·跳频通信的数学模型 | 第12-14页 |
| ·跳频序列主要性能指标 | 第14-16页 |
| ·跳频通信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内容组织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跳频序列的理论分析 | 第18-28页 |
| ·跳频通信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 ·跳频序列的主要性能分析 | 第19-20页 |
| ·跳频序列的设计 | 第20-22页 |
| ·宽间隔跳频序列的概述 | 第22-23页 |
| ·宽间隔跳频序列定义 | 第22页 |
| ·宽间隔跳频通信的优点 | 第22-23页 |
| ·常用跳频序列介绍 | 第23-27页 |
| ·m序列 | 第23-25页 |
| ·Gold序列 | 第25-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基于改进的Logistic+Tent映射差分跳频序列 | 第28-40页 |
| ·差分跳频转移函数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 ·差分跳频图案的设计 | 第29-30页 |
| ·混沌映射的简介 | 第30-31页 |
| ·Logistic+Tent混沌映射 | 第31-32页 |
| ·Logistic映射 | 第31-32页 |
| ·Tent映射 | 第32页 |
| ·基于新的混沌映射跳频序列生成方法 | 第32-34页 |
| ·数据仿真检验和性能分析 | 第34-39页 |
| ·跳频序列相关性对比 | 第34-36页 |
| ·跳频序列的平衡性和均匀性检测 | 第36-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基于非线性模间距法构造宽间隔RS跳频序列 | 第40-51页 |
| ·基于RS序列构造跳频序列方法概述 | 第40-42页 |
| ·RS序列的定义和性质 | 第40-41页 |
| ·RS序列的性质 | 第41-42页 |
| ·构造RS码序列 | 第42-44页 |
| ·基于一种新方法构造基于RS序列的宽间隔序列 | 第44-48页 |
| ·去中频带法 | 第44-45页 |
| ·对偶频带法 | 第45-46页 |
| ·基于新方法构造宽间隔序列 | 第46-48页 |
| ·新方法和对偶法比较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五章 基于宽间隔RS序列的跳频通信系统和DSP仿真 | 第51-68页 |
| ·MATLAB简介 | 第51-52页 |
| ·跳频通信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仿真 | 第52-62页 |
| ·跳频通信系统的发送部分 | 第52-56页 |
| ·跳频通信系统的接收部分 | 第56-62页 |
| ·跳频通信系统DSP仿真 | 第62-67页 |
| ·硬件系统方案 | 第62页 |
| ·DSP相关介绍 | 第62-63页 |
| ·TMS320F2812结构介绍 | 第63-64页 |
| ·CCS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 第64页 |
| ·跳频序列DSP实现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 ·全文总结 | 第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附录:部分源代码 | 第72-81页 |
| 作者在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