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组织临界性的城市路网承载力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图形目录 | 第12-14页 |
表格目录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6页 |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论文结构安排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9-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20-21页 |
·路网容量已有的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时空消耗法 | 第21-22页 |
·线性规划模型法 | 第22-23页 |
·交通分配模拟法 | 第23页 |
·割集法 | 第23-24页 |
·供应分析法 | 第24页 |
·狭义路网容量模型 | 第24-26页 |
3 基于自组织临界性的路网承载力研究 | 第26-46页 |
·路网容量的基本理论 | 第26-29页 |
·城市路网的描述与结构分析 | 第26页 |
·路网容量定义 | 第26页 |
·路网容量分类 | 第26-28页 |
·路网容量影响因素分析 | 第28-29页 |
·自组织临界性和自组织 | 第29-33页 |
·自组织 | 第29-30页 |
·临界性 | 第30页 |
·相关复杂性概念 | 第30-32页 |
·幂次定律 | 第32页 |
·自组织临界性 | 第32-33页 |
·道路网络车流量的SOC研究 | 第33-43页 |
·道路网络的耗散结构 | 第33-34页 |
·道路网络场量的时空幂律分布 | 第34-43页 |
·基于自组织临界性理论的路网承载力定义 | 第43-44页 |
·承载力的概念 | 第43页 |
·路网承载力的概念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基于沙堆模型的路网系统建模 | 第46-60页 |
·沙堆模型和元胞自动机 | 第46-53页 |
·元胞自动机的构成 | 第46-48页 |
·沙堆模型 | 第48-53页 |
·路网沙堆模型建立的目标与步骤 | 第53-54页 |
·路网沙堆模型建立的目标分析 | 第53页 |
·路网沙堆模型建立的步骤 | 第53-54页 |
·路网沙堆模型建立 | 第54-60页 |
·路网系统的抽象 | 第54页 |
·路网系统的演化 | 第54-58页 |
·路网承载力求解模型 | 第58-60页 |
5 路网沙堆模型的仿真实验 | 第60-73页 |
·路网选取与抽象 | 第60-61页 |
·路网沙堆模型JAVA仿真 | 第61-64页 |
·路网沙堆模型参数确定 | 第61-62页 |
·路网沙堆模型仿真图及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数据分析 | 第64-67页 |
·模型SOC验证 | 第64-67页 |
·路网承载能力分析与计算 | 第67页 |
·路网沙堆模型影响因素分析 | 第67-72页 |
·大车流量因素影响分析 | 第67-70页 |
·单条道路交通控制因素影响分析 | 第70-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结论和展望 | 第73-74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73页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 | 第76-83页 |
作者简历 | 第83-8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