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70车体模拟疲劳试验载荷谱编制方法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模拟疲劳加载试验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论文研究思路及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疲劳损伤计算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14-24页 |
·名义应力法 | 第14-15页 |
·疲劳载荷谱 | 第15-17页 |
·雨流计数法 | 第15-17页 |
·疲劳损伤计算方法 | 第17-22页 |
·S-N曲线 | 第18页 |
·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 第18-19页 |
·车体疲劳损伤计算方法 | 第19-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C70型敞车通用线路载荷谱试验 | 第24-30页 |
·试验方案 | 第24-28页 |
·车钩载荷谱 | 第25页 |
·摇枕载荷谱 | 第25-26页 |
·摇枕加速度测试 | 第26-27页 |
·车体应力及加速度测试 | 第27-28页 |
·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28-29页 |
·侧滚及扭转载荷的识别方法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C70车体载荷—应力关系 | 第30-40页 |
·车体所受的载荷 | 第30-31页 |
·车体有限元分析 | 第31-39页 |
·建立车体有限元模型 | 第31-33页 |
·载荷和约束的施加 | 第33-34页 |
·施加垂向载荷及约束 | 第33页 |
·施加纵向载荷及约束 | 第33页 |
·施加侧滚载荷及约束 | 第33-34页 |
·施加扭转载荷及约束 | 第34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4-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浓缩载荷时间历程 | 第40-62页 |
·浓缩载荷时间历程的思路和方法 | 第40-42页 |
·疲劳截止极限的确定方法 | 第42-43页 |
·浓缩应力时间历程的具体方法 | 第43-52页 |
·浓缩单个应力依据点应力时间历程 | 第43-49页 |
·识别和保留有效的应力循环 | 第43-49页 |
·浓缩多应力依据点应力时间历程 | 第49-52页 |
·浓缩载荷时间历程 | 第52-59页 |
·依据实测应力点浓缩载荷 | 第53-58页 |
·依据有限元计算应力点浓缩载荷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6 浓缩载荷时间历程有效性验证 | 第62-72页 |
·浓缩应力时间历程有效性验证 | 第62-68页 |
·浓缩载荷时间历程有效性验证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页 |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附录A | 第76-80页 |
附录B | 第80-86页 |
作者简历 | 第86-9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