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四、本研究的问题聚焦、创新观点 | 第14页 |
(一) 问题聚焦 | 第14页 |
(二) 创新观点 | 第14页 |
五、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关键词界定 | 第16-19页 |
一、基础理论 | 第16-17页 |
(一) 治理理论 | 第16页 |
(二) 公司治理理论 | 第16-17页 |
二、关键词界定 | 第17-19页 |
(一) 公司治理 | 第17页 |
(二) 公司治理结构 | 第17-18页 |
(三)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 | 第19-25页 |
一、英美模式 | 第19-20页 |
(一) 外部治理结构特征 | 第19页 |
(二) 内部治理结构特征 | 第19-20页 |
二、德日模式 | 第20-21页 |
(一) 商业银行是公司的主要股东 | 第20页 |
(二) 严密的股东监控机制 | 第20-21页 |
三、我国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及现状 | 第21-24页 |
(一)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发展 | 第21-23页 |
(二) 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现状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5-32页 |
一、当前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8页 |
(一) 股权结构不合理 | 第25-27页 |
(二) 政府对国有上市公司干预的影响 | 第27页 |
(三) 上市公司经理班子与董事会高度重合 | 第27-28页 |
(四) 外部监控机制不健全 | 第28页 |
二、治理结构受阻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一) 直接原因 | 第28-29页 |
(二) 制度原因 | 第29-30页 |
(三) 深层原因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五章 政府行为对上市公司干预影响及案例分析 | 第32-38页 |
一、政府对上市公司的干预影响 | 第32-34页 |
(一) 政府是国有资产所有者 | 第32页 |
(二) 政府是公共监管者 | 第32-33页 |
(三) 政府是公共服务者 | 第33-34页 |
二、案例介绍—驰宏公司治理结构 | 第34-38页 |
(一) 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治理结构 | 第35页 |
(二) 股权构成 | 第35页 |
(三) 政府干预行为对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响 | 第35-38页 |
第六章 国有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的对策、措施 | 第38-47页 |
一、公司治理中政府角色的转变 | 第38-41页 |
(一) 分离政府的所有者职能与其他公共管理职能 | 第38-39页 |
(二) 强化合同制治理中政府的监管者(仲裁者)和服务者角色 | 第39页 |
(三) 增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共责任 | 第39-40页 |
(四) 强化对证券市场的公共监管与规制 | 第40页 |
(五) 强化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 | 第40-41页 |
二、优化股权结构 | 第41-42页 |
三、健全董事会制度 | 第42-43页 |
(一) 合理安排董事会结构 | 第42页 |
(二) 董事会的规模 | 第42-43页 |
(三) 增强董事会的功能 | 第43页 |
四、完善监事会制度 | 第43-44页 |
(一) 建立独任监事定期向监事会报告的制度 | 第43页 |
(二) 明确独任监事的职权 | 第43页 |
(三) 加强监事会建设,规范监事会的监控过程 | 第43-44页 |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44-45页 |
(一) 有机融合董事会、监事会与党委会的功能 | 第44页 |
(二) 有机融合股东会和职代会的功能 | 第44-45页 |
(三) 有机融合监事会与工会的功能 | 第45页 |
六、培育职业经理市场 | 第45-46页 |
(一) 推进经理的职业化 | 第45页 |
(二) 建立和完善职业经理市场管理规范经理行为 | 第45-46页 |
七、完善外部监控机制 | 第46-47页 |
总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