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云计算环境中多核多进程负载均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3页
第1章 概述第13-28页
   ·研究背景第13-15页
   ·研究现状第15-22页
     ·负载均衡含义第15-16页
     ·负载均衡分类第16-20页
     ·负载均衡算法第20-21页
     ·健康检查算法第21页
     ·会话保持算法第21-22页
   ·现存问题第22-25页
     ·云计算环境中负载均衡弹性资源管理问题第23-24页
     ·多核多进程负载均衡会话保持问题第24-25页
     ·弹性资源管理和多核多进程负载均衡的有效集成问题第25页
   ·研究内容第25-26页
   ·创新点第26页
   ·组织结构第26-28页
第2章 相关技术背景第28-35页
   ·云计算与负载均衡第28-32页
     ·云计算概述第28-30页
     ·云计算的技术特点第30页
     ·云计算的优势及不足第30-32页
     ·云计算中的负载均衡第32页
   ·处理器多核化与负载均衡第32-34页
     ·处理器多核化概述第32-33页
     ·处理器多核化对负载均衡的影响第33-34页
   ·云计算与处理器多核化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TERAPELB:云计算中基于预测的弹性负载均衡资源管理算法第35-49页
   ·引言第35-36页
   ·术语定义第36-37页
   ·云计算中弹性负载均衡资源管理第37-39页
     ·问题讨论第37-38页
     ·云计算中弹性负载均衡资源管理思想第38-39页
       ·云计算负载均衡环境第38页
       ·云计算负载均衡配置第38-39页
       ·云计算负载均衡资源管理第39页
   ·传统弹性负载均衡资源管理算法第39-41页
     ·算法描述第39-40页
     ·算法分析第40-41页
     ·算法不足第41页
   ·TERAPELB:基于预测的弹性负载均衡资源管理算法第41-45页
     ·算法描述第41-43页
     ·算法说明第43页
     ·算法性能分析第43-45页
       ·趋势预测方法的科学性分析第43-44页
       ·资源过量配置分析第44页
       ·虚拟资源增加的可行性分析第44页
       ·用户访问频率的分布特性讨论第44-45页
       ·趋势预测的优势讨论第45页
   ·实验第45-48页
     ·实验设置第45-46页
     ·实验结果第46-48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TERAHARMONY:基于多核的多进程负载均衡会话保持算法第49-72页
   ·引言第49-50页
   ·多核多进程负载均衡会话保持方案分析第50-55页
     ·负载均衡中的会话保持剖析第50页
     ·多进程负载均衡Linux内核实现方法描述第50-51页
     ·基于多核的多进程负载均衡会话保持问题第51-53页
     ·多核多进程负载均衡共享内存式锁机制分析第53-55页
   ·TERAHARMONY:无锁的多核多进程负载均衡会话保持算法第55-64页
     ·Linux socket特征第55-56页
     ·TCP socket 相关数据结构第56-60页
     ·基于多核的无锁多进程负载均衡解决方案第60-64页
       ·解决方案简介第60页
       ·Socket level hash第60-62页
       ·Socket level hash常用Hash算法性能分析和比较研究第62-64页
   ·算法分析及实验评估第64-71页
     ·算法分析第64-65页
       ·5种Hash算法的比较分析第64页
       ·多核多进程负载均衡会话保持方案比较分析第64-65页
     ·实验一:5种Hash算法的实验比较及评估第65-69页
       ·实验设置第65页
       ·实验结果第65-68页
       ·结果评估第68-69页
     ·实验二:方案的实验比较及评估第69-71页
       ·实验设置第69页
       ·实验结果第69-70页
       ·结果评估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5章 TERAS2:云计算环境中高效负载均衡器的研究与应用第72-99页
   ·引言第72-73页
   ·弹性资源管理与多核多进程负载均衡集成第73-80页
     ·意义第73-74页
     ·目标第74-75页
     ·思路第75-80页
       ·设计方法阐述第75-76页
       ·整体框架描述第76-79页
       ·自身安全性集成第79-80页
   ·TERAS2负载均衡器集成设计第80-82页
     ·TeraS2系统架构第80-81页
     ·TeraS2主要功能模块第81-82页
   ·TERAS2基本配置第82-95页
     ·虚拟服务配置第82-88页
       ·基本配置第82-84页
       ·重定向功能配置第84-85页
       ·访问控制配置第85-86页
       ·反攻击配置第86-87页
       ·重写功能配置第87页
       ·SSL终结第87-88页
     ·服务器池配置第88-91页
       ·基本配置第88-90页
       ·健康检查配置第90页
       ·超时配置第90页
       ·会话保持配置第90-91页
     ·服务器节点配置第91-93页
       ·基本配置第92页
       ·高级配置第92-93页
     ·高可靠性配置第93-94页
     ·ACL规则配置第94-95页
   ·典型案例第95-98页
     ·背景第95-96页
     ·网络拓扑第96-97页
     ·内容路由第97-98页
     ·应用效果第98页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99-101页
   ·工作总结第99-100页
   ·工作展望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8页
附录第108-111页
 附录A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项目第108-109页
 附录B 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录用)的论文第109-110页
 附录C 博士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职校学生校外实习困境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研究--以西安M职业技师学院为例
下一篇:学术规范教育及其制度安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