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研究范围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教育理论依据 | 第14-16页 |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15页 |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 第15页 |
·人本主义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6-17页 |
·调查研究法 | 第17页 |
·案例研究法 | 第17页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7-19页 |
2. 高中数学教学语言 | 第19-27页 |
·高中数学教学语言的概念及分类 | 第19页 |
·高中数学教学语言的概念界定 | 第19页 |
·教学语言的分类 | 第19页 |
·高中数学教学语言现状 | 第19-25页 |
·对学生的调查 | 第19-23页 |
·对教师的访谈 | 第23-25页 |
·高中数学教学语言现状归因 | 第25-27页 |
·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 | 第25-26页 |
·数学教师语言底蕴不足、优化语言意识淡薄 | 第26-27页 |
3. 高中数学教学语言艺术 | 第27-45页 |
·高中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的概念 | 第27-28页 |
·高中数学教学学语言艺术的意义 | 第28页 |
·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一名优秀数学教师的必备条件 | 第28页 |
·语言艺术还是影响学科魅力、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 第28页 |
·高中数学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 | 第28-32页 |
·规范性、准确性 | 第28-29页 |
·简洁性 | 第29-30页 |
·生动、形象性 | 第30页 |
·启发性 | 第30-31页 |
·幽默性 | 第31-32页 |
·教育性 | 第32页 |
·高中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性设计的原则 | 第32-34页 |
·预设性原则 | 第32页 |
·针对性原则 | 第32-33页 |
·灵活性原则 | 第33页 |
·有效性原则 | 第33-34页 |
·审美性原则 | 第34页 |
·教育性原则 | 第34页 |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常用语的艺术表现 | 第34-45页 |
·暖场语 | 第35-37页 |
·导入语 | 第37-38页 |
·讲授语 | 第38-39页 |
·提问语 | 第39-40页 |
·评价语 | 第40-41页 |
·应变语 | 第41-42页 |
·结束语 | 第42-45页 |
4. 高中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性的探索实践 | 第45-53页 |
·高中数学教学语言设计的基本过程 | 第45页 |
·高中数学教学语录与案例 | 第45-49页 |
·教学语录与案例形成模式 | 第45-46页 |
·教学语录 | 第46页 |
·教学案例 | 第46-49页 |
·高中数学教学成果 | 第49-53页 |
·学生的反应 | 第49-52页 |
·领导和同事的认同 | 第52-53页 |
5. 高中数学教学语言艺术性的培养策略和途径 | 第53-61页 |
·培养策略 | 第53-55页 |
·思想上在于解放、观念上在于转变 | 第53页 |
·理论上在于借鉴 | 第53-54页 |
·行动上在于积累学习 | 第54-55页 |
·模式上从“临帖”到“破帖” | 第55页 |
·培养途径 | 第55-61页 |
·在阅读书籍中积累 | 第55-56页 |
·在各种媒体中积累 | 第56-57页 |
·在与人交流中积累 | 第57-58页 |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 | 第58-59页 |
·在教学反思中积累 | 第59页 |
·在教学日志中存储、归类 | 第59页 |
·在演练中复习、保持 | 第59-61页 |
6.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附录 A 高中数学教学语言调查问卷 | 第65-67页 |
附录 B 访谈问题提纲 | 第67-69页 |
附录 C 教学语录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