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行政人格建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缘由 | 第10-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行政人格的相关概念及构成要素 | 第16-23页 |
·相关概念 | 第16-20页 |
·行政的含义 | 第16-17页 |
·人格的含义 | 第17页 |
·行政人格的内涵 | 第17-19页 |
·行政人格与一般人格的区别 | 第19-20页 |
·整体层面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区别 | 第19页 |
·个体层面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区别 | 第19-20页 |
·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 | 第20-23页 |
·高度的职业认同感 | 第21页 |
·正确的权力观 | 第21页 |
·独立的辨识能力 | 第21-22页 |
·良好的道德精神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务员行政人格的现状 | 第23-30页 |
·优良的政治素质利于提高职业认同感 | 第23-25页 |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 | 第24页 |
·具有鲜明的政治观点和良好的政治纪律 | 第24-25页 |
·具有高度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 第25页 |
·具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 | 第25页 |
·较强的执行与沟通能力利于塑造正确的权力观 | 第25-27页 |
·具备较强的执行能力 | 第25-26页 |
·具备较强的沟通与建立关系能力 | 第26-27页 |
·完整的知识结构为提高辨识能力提供条件 | 第27-28页 |
·优良的思想传统为提高道德水平提供条件 | 第28-30页 |
第四章 我国公务员行政人格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41页 |
·公务员行政人格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缺乏足够的职业认同感 | 第30页 |
·权力观念消极 | 第30-31页 |
·缺乏独立的辨识能力 | 第31-32页 |
·道德行为失范的人格倾向 | 第32-33页 |
·公务员行政人格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3-41页 |
·社会状态多样化挑战公务员对职业角色的认同 | 第33-36页 |
·权力结构的失衡阻碍正确权力观的形成 | 第36-37页 |
·多种治理方式并存弱化公务员的辨识能力 | 第37-38页 |
·行政伦理的凹陷与高道德水平要求相悖向 | 第38-41页 |
第五章 我国公务员行政人格构建的对策 | 第41-49页 |
·注重教育训导 | 第41-43页 |
·加强道德伦理教育 | 第41-42页 |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 第42-43页 |
·改善权力结构 | 第43-44页 |
·合理分配行政权力 | 第43页 |
·强化能力本位和责任本位意识 | 第43-44页 |
·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 | 第44-46页 |
·完善制度资源 | 第45页 |
·强化制度功能的发挥 | 第45-46页 |
·加快行政伦理建制 | 第46-49页 |
·明确行政伦理内容 | 第46-47页 |
·加强行政伦理的制度化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