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离子交换过程的在线分析与优化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依据及意义 | 第11页 |
·离子交换工艺简述 | 第11-13页 |
·常用工控系统简述 | 第13-15页 |
·PLC 控制系统 | 第13-14页 |
·IPC 控制系统 | 第14页 |
·嵌入式控制系统 | 第14-15页 |
·各系统差异比较 | 第15页 |
·优化控制简述 | 第15页 |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钨离子交换过程与建模 | 第17-30页 |
·钨离子交换过程 | 第17-19页 |
·交换过程动态 | 第17-18页 |
·交换结果表示 | 第18-19页 |
·钨离子交换理论分析 | 第19-24页 |
·钨离子交换树脂特性 | 第19-20页 |
·钨离子交换热力学平衡 | 第20-21页 |
·钨离子交换动力学分析 | 第21-24页 |
·钨离子交换过程建模 | 第24-29页 |
·模型的理论推导 | 第24-26页 |
·过程模型的求解 | 第26-29页 |
·模型的参数修正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钨离子交换过程参数在线检测 | 第30-48页 |
·过程参数检测需求分析 | 第30-31页 |
·离子浓度检测原理 | 第31页 |
·钨酸钠溶液的物化性质 | 第31-33页 |
·钨酸钠溶液的电导率 | 第32页 |
·钨酸钠溶液的密度 | 第32页 |
·钨酸钠溶液的吸光度 | 第32-33页 |
·钨酸钠溶液软测量方案 | 第33-36页 |
·软测量模型建立 | 第34-35页 |
·软测量模型求解 | 第35-36页 |
·神经网络方法求解 | 第36-45页 |
·神经网络简介 | 第36-37页 |
·BP 神经网络 | 第37-40页 |
·多约束条件求解 | 第40-44页 |
·软测量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溶液在线取样与变温 | 第45-48页 |
第四章 控制需求分析与嵌入式平台构建 | 第48-59页 |
·控制需求分析 | 第48-50页 |
·工艺操作流程 | 第48-49页 |
·检测单元 | 第49页 |
·执行单元 | 第49-50页 |
·硬件平台 | 第50-53页 |
·运算核心选择 | 第50-51页 |
·扩展辅助单元 | 第51-52页 |
·数据采集与传输 | 第52-53页 |
·执行器件驱动电路 | 第53页 |
·软件系统 | 第53-59页 |
·操作系统平台 | 第54页 |
·设备驱动程序 | 第54-56页 |
·基础控制算法 | 第56-57页 |
·应用程序设计 | 第57-59页 |
第五章 钨离子交换过程优化控制研究 | 第59-64页 |
·优化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59-60页 |
·预测控制算法 | 第60-61页 |
·预测模型 | 第60页 |
·滚动优化 | 第60-61页 |
·反馈校正 | 第61页 |
·离子交换预测控制方案 | 第61-64页 |
·预测控制器组成 | 第61-63页 |
·控制参数确定及仿真 | 第63-6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4-65页 |
·总结 | 第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个人简历 | 第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