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引言 | 第10页 |
·混沌的起源及发展历史 | 第10-12页 |
·混沌的定义、性质及其特征 | 第12-14页 |
·混沌的定义 | 第12-13页 |
·混沌的性质 | 第13-14页 |
·混沌的特征 | 第14页 |
·混沌的控制、同步应用 | 第14-15页 |
·混沌学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2 混沌的基本知识 | 第17-36页 |
·基本概念 | 第17-24页 |
·平衡点 | 第17-18页 |
·周期轨 | 第18页 |
·同宿轨和异宿轨 | 第18-19页 |
·分岔 | 第19-20页 |
·三种基本的一维分岔 | 第20-22页 |
·吸引子 | 第22-24页 |
·通向混沌的道路 | 第24-26页 |
·倍周期分岔道路 | 第24-26页 |
·阵发间歇道路 | 第26页 |
·拟周期道路 | 第26页 |
·常见的研究混沌的几种方法 | 第26-31页 |
·重构相空间法 | 第26页 |
·李雅谱诺夫(Lyapunov)指数 | 第26-28页 |
·庞加莱(Poincare)截面 | 第28页 |
·自功率谱密度 | 第28-29页 |
·分数维和信息维 | 第29-30页 |
·嵌入维数 | 第30页 |
·测度熵 | 第30-31页 |
·经典混沌系统介绍 | 第3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中心流形定理 | 第36-50页 |
·中心流形定理相关的概念和定理 | 第36-38页 |
·相关概念 | 第36-37页 |
·稳定流形定理 | 第37-38页 |
·中心流形定理 | 第38页 |
·中心流形计算步骤 | 第38-40页 |
·新的三维混沌系统分析 | 第40-49页 |
·新的三维混沌系统的产生及其数字仿真 | 第40-43页 |
·新的三维混沌系统的Lyapunov指数 | 第43-44页 |
·新的三维混沌系统的耗散性和平衡点 | 第44-45页 |
·新的三维混纯系统的分盆分析 | 第45-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两个新的超混沌系统及其分析 | 第50-66页 |
·一个新的单平衡点四翼超混沌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50-51页 |
·新的单平衡点四翼超混沌系统的性质分析 | 第51-60页 |
·新的单平衡点四翼超混沌系统的对称性 | 第51-52页 |
·新的单平衡点四翼超混沌系统的耗散性 | 第52页 |
·新的单平衡点四翼超混沌系统的平衡点及其稳定性 | 第52-53页 |
·新的单平衡点四翼超混沌系统的Lyapunov指数谱图和分岔图 | 第53-54页 |
·新的单平衡点超混沌系统的Poincare映射截面图 | 第54-55页 |
·新的单平衡点四翼超混沌系统的分岔分析 | 第55-59页 |
·新的单平衡点四翼超混沌系统的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59-60页 |
·一个新的广义超混沌LORENZ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60-61页 |
·新的广义超混沌LORENZ系统的性质分析 | 第61-65页 |
·新的广义超混沌Lorenz系统的对称性与耗散性 | 第61页 |
·新的广义超混沌Lorenz系统的平衡点分析 | 第61-63页 |
·新的广义超混沌Lorenz系统的相图 | 第63-64页 |
·新的广义超混沌Lorenz系统的Lyapunov指数谱图 | 第64页 |
·新的广义超混沌Lorenz系统的Poincare截面图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5 两个新的超混沌系统的电路设计与实现 | 第66-81页 |
·非线性电路元器件 | 第66-71页 |
·基本元件 | 第66-67页 |
·基本单元电路 | 第67-71页 |
·混沌系统的模拟电路实现方法 | 第71页 |
·新的单平衡点超混沌系统的电路实现 | 第71-76页 |
·新的广义LORENZ超混沌系统的电路设计与实现 | 第76-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6 超混沌系统在通讯保密方面的应用 | 第81-95页 |
·混沌系统在通讯保密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81-83页 |
·混沌系统应用于通讯保密的概况 | 第81-82页 |
·混沌系统应用于通讯保密的应用前景 | 第82-83页 |
·混沌系统应用于通讯保密的可行性 | 第83页 |
·基于混沌同步的通讯保密研究方法 | 第83-89页 |
·混沌遮掩方法 | 第84-86页 |
·混沌调制方法 | 第86-87页 |
·混沌扩频通信方法 | 第87-89页 |
·混沌通讯保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超混沌通讯保密 | 第89-92页 |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超混沌通讯保密 | 第90-91页 |
·基于主动-被动驱动响应法的超混沌通讯保密 | 第91页 |
·超混沌通讯保密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第91-92页 |
·超混沌系统保密电路设计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