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历史发展及内涵 | 第15-27页 |
一、“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源起和发展 | 第15-18页 |
(一) “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在西方的源起与发展 | 第15-16页 |
(二) “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在我国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状况 | 第16-18页 |
二、“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涵义 | 第18-23页 |
(一) “公共知识分子”的含义的多重解读 | 第18-20页 |
(二) “公共知识分子”思潮概念的界定 | 第20-21页 |
(三) “公共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 第21-23页 |
三、论文选题的研究价值 | 第23-27页 |
(一) 理论价值 | 第23-24页 |
(二) 实践价值 | 第24-27页 |
第二章 “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 第27-39页 |
一、关于“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影响调查的总体情况 | 第27-29页 |
(一) 关于大学生对“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知晓程度 | 第28页 |
(二) 关于大学生了解“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途径方式 | 第28页 |
(三) 关于“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状况 | 第28-29页 |
二、“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 第29-32页 |
(一) 影响大学生正确政治观的形成 | 第29-31页 |
(二) 影响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 第31页 |
(三) 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 第31-32页 |
三、“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 第32-39页 |
(一) 社会现实问题的影响 | 第32-34页 |
(二) 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 | 第34-35页 |
(三) 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存在偏差 | 第35-36页 |
(四) “公共知识分子”思潮自身的特点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应对“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对策思考 | 第39-49页 |
一、重视“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研究 | 第39-41页 |
(一) 深化“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基础理论的研究 | 第39-40页 |
(二) 重视“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研究 | 第40-41页 |
(三) 加强“公共知识分子”思潮传播机制的研究 | 第41页 |
二、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第41-44页 |
(一)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 | 第41-42页 |
(二) 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 第42-43页 |
(三) 坚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 第43-44页 |
(四) 重视对大学生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 第44页 |
三、优化社会环境 | 第44-49页 |
(一) 优化经济环境 | 第45页 |
(二) 优化政治环境 | 第45-46页 |
(三) 优化文化环境 | 第46-47页 |
(四) 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