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信息资源及其管理论文

学术虚拟社区成员关系社会网络研究--以“科学网”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8-11页
图表目录第11-13页
1 绪论第13-20页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3-15页
     ·研究背景第13-14页
     ·理论意义第14-15页
     ·现实意义第15页
   ·研究方法和工具第15-18页
     ·研究方法第15-17页
     ·使用工具第17-18页
   ·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第18-20页
     ·研究思路第18页
     ·内容安排第18-20页
2 虚拟社区与社会网络分析相关理论第20-27页
   ·虚拟社区第20-22页
     ·虚拟社区的含义第20-21页
     ·虚拟社区的特点第21页
     ·虚拟社区的分类第21-22页
   ·社会网络分析第22-27页
     ·社会网络分析的优势第22-24页
     ·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第24-25页
     ·社会网络分析的研究步骤第25-27页
3 研究对象选择与数据预处理第27-37页
   ·研究对象选择第27-30页
     ·科学网第27页
     ·科学网博客第27-29页
     ·科学网博客中“情报学”虚拟社区第29页
     ·确定研究对象原因第29-30页
   ·研究对象数据的采集第30-31页
     ·滚雪球抽样第30-31页
     ·手动搜集、逐一枚举第31页
   ·数据的预处理第31-37页
     ·数据筛选第32-33页
     ·频次统计第33-34页
     ·构建数据矩阵第34-37页
4 学术虚拟社区整体网络结构研究第37-43页
   ·整体网络结构表示方法第37-38页
   ·整体网络度分析第38-39页
     ·整体网络度的含义第38页
     ·整体网络度的实证分析第38-39页
   ·整体网络密度分析第39-41页
     ·整体网络密度含义第39-40页
     ·整体体网络密度的实证分析第40-41页
   ·整体网络距离分析第41页
     ·整体网络距离含义第41页
     ·整体网络距离的实证分析第41页
   ·整体网络社群图分析第41-43页
5 学术虚拟社区内部子结构分析第43-56页
   ·凝聚子群分析第43-51页
     ·成分分析第43-45页
     ·派系分析第45-46页
     ·群体共享成员分析第46-48页
     ·块模型分析第48-51页
   ·核心-边缘分析第51-56页
     ·核心度分析第51-53页
     ·核心—边缘结构实证分析第53-56页
6 学术虚拟社区个体中心性及核心成员可视化分析第56-67页
   ·虚拟社区中心性分析第56-62页
     ·点度中心度第56-58页
     ·中间中心度第58-60页
     ·接近中心度第60-62页
   ·社区核心成员可视化分析第62-67页
     ·基于点度中心度可视化第63-64页
     ·基于中间中心度可视化第64页
     ·基于接近中心度可视化第64-67页
7 总结、不足与展望第67-70页
   ·总结第67-68页
   ·不足和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情况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新闻采访模式研究
下一篇:中华书局的现代企业制度研究(1912-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