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第二审审判范围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审级制度概述 | 第9-17页 |
一、审级制度的概念 | 第9页 |
二、审级制度存在的理由 | 第9-10页 |
三、审级制度的功能 | 第10-12页 |
(一) 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功能 | 第10页 |
(二) 保障司法裁判正确功能 | 第10-11页 |
(三) 统一法律适用的功能 | 第11-12页 |
(四) 解释和发展法律的功能 | 第12页 |
四、审级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12-15页 |
(一) 有限审查原则 | 第12-13页 |
(二) 法院中立原则 | 第13-14页 |
(三) 上诉不加刑原则 | 第14-15页 |
五、世界审级制度的基本类型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刑事上诉审审判范围的比较考察 | 第17-30页 |
一、英美法系的刑事上诉审审判范围 | 第17-21页 |
(一) 英国刑事上诉审审判范围之考察 | 第17-19页 |
(二) 美国刑事上诉审审判范围之考察 | 第19-21页 |
二、大陆法系刑事上诉审审判范围 | 第21-27页 |
(一) 德国刑事上诉审审判范围之考察 | 第21-24页 |
(二) 法国刑事上诉审审判范围之考察 | 第24-27页 |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刑事上诉审审判范围 | 第27-30页 |
(一) 日本刑事上诉审审判范围之考察 | 第27页 |
(二) 俄罗斯刑事上诉审审判范围之考察 | 第27-29页 |
(三) 我国台湾地区刑事上诉审审判范围之考察 | 第29页 |
(四) 我国澳门地区刑事上诉审审判范围之考察 | 第29页 |
(五) 我国香港地区刑事上诉审审判范围之考察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现状考察 | 第30-40页 |
一、中国的审级制度的现状 | 第30页 |
二、两审终审的理由 | 第30-32页 |
(一) 两审终审造成形式审查 | 第31页 |
(二) 两审终审造成刑事上诉审法院分工粗糙 | 第31-32页 |
(三) 两审终审不符合我国现实国情 | 第32页 |
三、两审终审制下的全面审查原则 | 第32-37页 |
(一) 全面审查原则概述 | 第32-34页 |
(二) 全面审查的弊端 | 第34-37页 |
四、关于全面审查改革的观点总结 | 第37-40页 |
(一) 绝对适用有限审 | 第37-38页 |
(二) 区分情况确定审查范围 | 第38页 |
(三) 确立复审与复查并行的双轨制 | 第38-39页 |
(四) 将二审终审改良为三审终审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改革中国刑事第二审审判范围的基本构想 | 第40-58页 |
一、审级制度的完善要以程序正义为基础 | 第40-41页 |
二、确立有限审查原则 | 第41-43页 |
三、建立三审终审制 | 第43-48页 |
(一) 建立复审制 | 第43-44页 |
(二) 建立专门的法律审 | 第44-45页 |
(三) 明确不同审级法院的分工 | 第45页 |
(四) 明确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界限 | 第45-47页 |
(五) 改变刑事上诉审审理方式 | 第47-48页 |
四、完善预先审查的内容 | 第48-53页 |
(一) 建立有用的预先审查程序 | 第48-52页 |
(二) 制作上诉申请表 | 第52-53页 |
五、增强律师的实质性作用 | 第53-54页 |
六、关于抗诉理由范围的确定 | 第54-56页 |
七、关于刑事第二审审判范围配套制度的设想 | 第56-58页 |
(一) 刑事一审程序与刑事第二审审查范围的关系 | 第56-57页 |
(二) 任何一处改良都需要以司法独立作为基础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