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述 | 第11-14页 |
(一)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 | 第11-12页 |
1.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 第11页 |
2. 非法证据概念 | 第11-12页 |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12-14页 |
二、检察院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的重要地位 | 第14-19页 |
(一) 由侦查机关、审判机关以及检察机关各自的职能决定 | 第14-15页 |
1. 侦查机关职能 | 第14页 |
2. 审判机关职能 | 第14-15页 |
3. 检察院的职能 | 第15页 |
(二) 根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行法规定 | 第15-17页 |
(三) 与我国的诉讼模式相匹配 | 第17页 |
(四) 确立以检察院为主体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有利于确保审判质量 | 第17-19页 |
三、人民检察院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特点 | 第19-21页 |
(一) 人民检察院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前置性 | 第19页 |
(二) 人民检察院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附随性 | 第19-20页 |
(三) 人民检察院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有司法性 | 第20-21页 |
四、检察院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内容 | 第21-25页 |
(一) 检察院非法证据排除针对的对象 | 第21页 |
(二) 检察院非法证据排除的启动 | 第21-22页 |
(三) 检察院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责任 | 第22页 |
(四) 检察院非法证据排除的方法 | 第22-23页 |
(五) 检察院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标准 | 第23页 |
(六) 检察院非法证据排除的结果 | 第23-24页 |
(七) 检察院非法证据排除的救济 | 第24-25页 |
五、检察机关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中面临的挑战 | 第25-29页 |
(一) 所依据的法律规则还不够明确、完整 | 第25-26页 |
(二) 认定为非法取证后,如何进行法律监督还亟待规范 | 第26页 |
(三) 诉讼职能与法律监督职能的冲突 | 第26-27页 |
(四) 实践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被滥用现象严重 | 第27页 |
(五) 理论界以及实务界观念陈旧 | 第27页 |
(六) 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相适应的配套制度不完备 | 第27-29页 |
六、对于检察院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建议 | 第29-34页 |
(一) 完善立法,填补法律漏洞 | 第29-30页 |
(二) 建立非法取证行为查处机制 | 第30页 |
(三) 正确处理检察机关诉讼职能和法律监督职能之间的冲突 | 第30-31页 |
(四) 加大相关理论研究 | 第31-32页 |
(五) 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相应配套制度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致谢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