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理论意义第12页
     ·实践意义第12-13页
   ·课题的研究综述第13-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页
     ·研究述评第15-16页
   ·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8页
     ·研究的内容框架第16页
     ·研究的方法第16-17页
     ·研究的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特点和原则第18-26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第18-21页
     ·生活的内涵第18-19页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第19-20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第20-21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特点第21-23页
     ·政治导向性第21-22页
     ·实践融入性第22页
     ·评价形成性第22-23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原则第23-26页
     ·三贴近原则第23-24页
     ·主体间性原则第24页
     ·整体性原则第24-25页
     ·多样化原则第25-26页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分析第26-32页
   ·主观诉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需要第26-27页
     ·教育者提高教育效果的需要第26页
     ·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第26-27页
   ·客观现实:脱离生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第27-29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上,重认知教育轻生活体验第27-28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上,重课堂教学轻实践锻炼第28-29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上,重理想化目标轻个性化发展第29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脱离生活的原因分析第29-32页
     ·历史沿革的功能模式弊端第29-30页
     ·分科教学的德育知识化传统第30页
     ·应试教育的功利化导向第30-32页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可能性分析第32-40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依据第32-35页
     ·西方有关生活与教育关系的理论第32-33页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第33-34页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第34-35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实条件第35-38页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第35-36页
     ·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第36-37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第37-38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经验借鉴第38-40页
     ·西方国家的德育实践经验第38-39页
     ·国内德育实践化的经验第39-40页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途径第40-49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化第40-42页
     ·政治观教育的生活化第40-41页
     ·人生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第41页
     ·法制观教育的生活化第41-42页
     ·道德教育的生活化第4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生活化第42-44页
     ·课堂教学贴近生活第43页
     ·实践教育融入生活第43-44页
     ·自我教育以实践为导向和检验标准第44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生活化第44-46页
     ·校园文化环境第45页
     ·网络环境第45-46页
     ·社会环境第46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的生活化第46-49页
     ·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目标第47页
     ·坚持科学全面原则,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第47-48页
     ·以自由全面发展为标准,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激励机制第48-49页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4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