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责任感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责任感的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教师教育责任感的重要性 | 第14-15页 |
·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责任感的现状 | 第15-18页 |
·职业认同综述 | 第18-22页 |
·职业认同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职业认同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第21-22页 |
·职业倦怠综述 | 第22-27页 |
·职业倦怠的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职业倦怠倦怠的相关理论 | 第23-24页 |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感的因素 | 第24页 |
·教师职业倦怠相关研究 | 第24-25页 |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影响 | 第25-26页 |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 第26-27页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第27-2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7页 |
·提出假设 | 第27-28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研究对象 | 第28-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页 |
·研究工具 | 第29-30页 |
·责任感量表 | 第29-30页 |
·职业认同量表 | 第30页 |
·职业倦怠量表 | 第30页 |
·研究程序 | 第30-31页 |
·数据统计方法 | 第31-32页 |
4 研究结果 | 第32-43页 |
·教师教育责任感、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 | 第32页 |
·教师教育责任感、、职业认同、职业倦怠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分析 | 第32-41页 |
·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 第32-33页 |
·在年龄上的差异分析 | 第33-34页 |
·在教龄上的差异分析 | 第34-36页 |
·在第一学历的差异分析 | 第36-37页 |
·在城乡方面的差异分析 | 第37页 |
·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方面的差异分析 | 第37-38页 |
·在是否担任班主任方面的差异分析 | 第38页 |
·在教师婚姻状况的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教师工资收入方面的差异分析 | 第39-40页 |
·在职称方面的差异分析 | 第40-41页 |
·是否是教学管理人员方面的差异分析 | 第41页 |
·责任感、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 | 第41-42页 |
·回归分析 | 第42-43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43-52页 |
·针对教师教育责任感的讨论 | 第43-44页 |
·针对教师职业认同的讨论 | 第44-47页 |
·针对教师职业倦怠感的讨论 | 第47-50页 |
·教师责任感、教师职业倦怠感和教师职业认同三者关系的讨论 | 第50-52页 |
6 结论 | 第52-54页 |
7 建议 | 第54-58页 |
·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 第54-56页 |
·教师职业认同的提高策略 | 第56-58页 |
8 展望与不足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 | 第68页 |